slogon
打开

一张欠条,两位高龄老人,“跨世纪”旧账如何解?

动静原创
1753270675
动静原创

“法官同志,隔壁村的老欧,欠我4700块钱,快三十年了还没还!”

近日,年过八旬的莫老爷子手握一张落款为1996年的欠条,来到黔南州荔波县人民法院茂兰人民法庭,声称要起诉邻村年逾古稀的欧老汉。

据莫老爷子所述,多年前,他经营着一家小客栈。欧老汉因住宿、购买烟酒等开销,累计欠他近4700元,并亲笔写下了欠条作为凭证。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均淡忘此事。直到最近,莫老爷子在家中整理旧物时,发现了这张“跨世纪”的欠条,于是多次向欧老汉催讨。 

面对这张近30年的欠条,欧老汉却面露难色。“这事都过去快三十年了,这欠条是真是假,我实在记不清了。”他无奈地辩解道,“当年到底欠没欠钱?欠了多少?后来还了多少?时间太久,这账没法认!” 

一张泛黄的欠条,跨越近三十载光阴,究竟是真是假?两位高龄老人,对陈年旧事各执一词,纠纷又该如何化解?

承办法官郭明学考虑到双方相识多年,这笔源旧账若单纯通过庭审判决,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彻底斩断两位老人之间曾经的情谊。于是,他决定采用“背靠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柔性调解策略。 

在调解室内,郭明学耐心倾听莫老爷子一遍遍讲述事情经过,引导他回忆欧老汉写欠条时的具体细节和场景,而面对欧老汉时,则更多地诉诸情感,推己及人。“欧叔,当年你常在莫老伯店里落脚,总有些情分在吧?这欠条上的笔迹,你看着熟不熟悉?” 经过法官一次次充满同理心的疏导和沟通,欧老汉逐渐想起,当年确实因住宿和烟酒消费欠下莫老爷子的钱,还有一部分未还清。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两位老人放下了心中芥蒂,基于对过往情谊的珍视与相互理解,就实际应偿还的金额达成共识,欧老汉当庭向莫老爷子支付3000元。

当两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跨越了近三十年的时光隔阂,紧握在一起时,这起“跨世纪”欠条引发的纠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讯员:曹威

记者

陈思思

编辑

朱海婷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