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藏在账本里的红色诗歌——《我们的红色传家宝》为您讲述

动静原创
1623900000
积分商场

传家宝里悟初心,红色基因永流传。在黔东南州锦屏县侗族同胞聚居的启蒙镇,侗族百姓有一句古话,叫“饭养身,歌养心”。在侗寨里,会写歌、唱歌的“歌师”也往往被大家公认为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1934年12月,当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的时候,侗寨里一位名叫杨和钧的“歌师”就被红军传播的革命思想所深深打动,偷偷地写下了许多诗歌。

如今,这些诗歌稿被妥善保存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白皮纸装订,共30页,从外表看,这是一个普通的账本。但打开中间的夹页,就会发现一首首反映革命思想的诗歌,一字一句,写得端端正正。把诗歌写在账本里,这是当年杨和钧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而想出的办法。本子里的第一首诗歌叫做《板壁上的指南》,最后一段这样写到:“打倒土豪劣绅 分田地 夺政权 扛起枪 把东洋鬼子赶下海洋”。在这个账本里,杨和钧偷偷写下了十首诗歌,共362个字。这些诗歌不仅反映着他的思想,还讲述着他与红军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34年12月,红九军团长征经过杨和钧的家乡婆洞者蒙村,在此停留休整。红军宣传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让包括杨和钧在内的当地苗族侗族同胞深受启发和鼓舞。不久以后,一位姓王的红军连长在当地受伤,杨和钧冒着生命危险把王连长接到家中治疗休养。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日夜畅谈革命,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然而,反动派卷土重来,王连长被搜捕后,惨遭杀害。杨和钧悲愤欲绝,他连续在账本里写下了四首悼念王连长的诗歌。其中一首写于1935年的清明,诗歌这样写到:“王连长呵王连长 你赐给我无价之宝 这宝比太阳光还亮 亿万金银买不到...它是人类解放的真理——马列主义”。1935年5月,杨和均决定遵循内心的革命理想,告别家乡,北上寻找红军。在账本里,杨和均写下了最后一首诗:“再见吧 家乡的一切 我要往北上 寻觅那光辉绚烂的红日”。

不幸的是,杨和钧的革命倾向很快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在去寻找红军的路上,他被残忍地杀害了。1957年,杨和钧的儿子杨胜生,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这册账本和里边写着的诗歌。随后,把它捐献给遵义会议纪念馆。1986年,杨和钧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这本浸染着侗族烈士鲜血的诗歌稿本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是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的正确道路。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人民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是藏在账本里的诗篇,穿越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贵州省委网信办

贵州广播电视台

 精心选取10件

不同时期珍贵红色文物

推出特别策划

《我们的红色传家宝》

6月中旬开始

和您一起

回顾百年奋斗路

明理增信

崇德力行

《贵州新闻联播》

《动静新闻》

动静APP

同步推出

《我们的红色传家宝》

鸣谢

遵义会议纪念馆

锦屏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周雅婷 孔维薇

编辑

谭笑

责编

李佳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