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贵州省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贵州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山水工程”作为“中国山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为全球生态保护修复提供贵州方案和贵州智慧。
据了解,今年是贵州“山水工程”实施第6年。通过“山水工程”的实施,基本解决了乌蒙山区、武陵山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增强了生态功能支撑和生态涵养能力,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巩固和加强了“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了绿水青山“颜值”与“价值”齐升。
6年来,贵州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6.23万亩;完成河道综合治理长度728公里、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面积5.85万亩;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2万亩,恢复林地面积23.61万亩;完成耕地整治面积82.35万亩,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改善并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及周边环境。“山水工程”统筹实施“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截污治湖、造林涵湖”五大工程,新建20座环草海污水处理站,有效遏制了县城污水直排草海问题;完成草海退耕还湿修复面积4.2万亩,打造了2万亩“鸟类食堂”。草海鸟类物种数量持续恢复,2022年在此越冬的黑颈鹤增加至1899只,达到全球数量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