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韦丹芳:贵州是研究传统科技最好的样本之一

动静原创
1747910760
积分商场
5月22日“山海智—贵州科技史漫谈”活动在贵州广播电视台1号演播室举行。活动邀请了四位科技专家出席,他们围绕“山地文明的科技突围 传统智慧如何对话未来”展开高端对话,共同讲述贵州的科技故事。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韦丹芳认为,贵州是研究传统科技最好的样本之一,并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享。
动静原创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韦丹芳:这个话题是我看《文明的交汇·贵州科技简史》最大的启发,和我做的研究能够结合起来,也能跟贵州的地方特色吻合。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原省份,贵州18个世居民族,作为高原省份,民族特点和生态特征非常鲜明。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贵州的科技发展路径呈现出生态、民族和现代性的深度交融。这样的模式,个人认为不仅塑造了贵州科技发展史的独特性特征,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地方科技史和少数民族科技史提供了一些启发。可以从三个层面做分享。

第一,生态特征。生态特征是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自然逻辑,也是现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贵州的喀斯特地貌非常有特点,对现在的旅游业来说是非常好的资源,但对农业的发展来讲又是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喀斯特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发展起来,从生物讲就是生物多样性,从文化角度讲使贵州形成多文化的丰富特征,恰好构成贵州科技创新的天然实验室。从古代到现在,都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明显的脉络。比如传统的生态智慧,稻鸭鱼共生的农业模式,跟贵州的生态和民族文化非常契合。还有苗侗的吊脚楼,也是对环境的适应。这样一个传统的技术,与现在的科技绿色转型形成呼应,给我的启发是生态的约束有时候可能是创新的动力。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可能会倒逼科技向低环境方向突破,包括桥梁或者很多最新的技术,可能都会跟生态的特征或者生态的约束有一些关联。

第二,民族的智慧。贵州18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的智慧都相当了不起。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不仅是现在研究科技史的活态载体,也成为很多现代技术创新的灵感。比如,苗族银饰的锻造技术,可以为现在的金属冷煅技术提供启发。还有布依族石板房的建筑智慧,启发了喀斯特地区抗震材料的研发,这是传统与现代科技创新的一种模式。

第三,现代化的创新。用现在的科技可以为传统的技术反哺。比如现在用数字化手段,把传统的技术做创新突破,都是有可能的。从学科角度来讲,《文明的交汇·贵州科技简史》这本书,我觉得超越了传统中心和边缘叙事的范式,贵州科技发展的案例,可以说明我们在边缘地区的科技史不是对主流模式简单或者被动的模仿,它是生态、文化及现代性动态博弈的结果。最后我想说,贵州科技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明科技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可能存在生态约束、文化传统跟现代需求的交汇点上。这样的路径,不仅可以为西部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提供样本,而且可以为科技史的研究贡献山地文明独特的视角。

我一直认为贵州是研究传统科技最好的样本之一,贵州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技术,也有在近现代外来或者刚才王老师提到的“三线”建设和后面外来的科学家,外来技术影响的结果的呈现。对我来讲,贵州最吸引我的是非常丰富的田野,这是第一。 第二,贵州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尤其是气侯条件非常好,这两点吸引了我。

记者

王珺璐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陆勇

编审

罗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