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新蒲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固本培元 加强理论武装
2021年以来,新蒲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创新编印区党工委理论学习成果摘编6期,不断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标准化、规范化;创新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播报志愿服务项目”,让群众性宣传教育更加深入有效;创新组建“红色遵义”宣讲团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七进”宣讲,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引起广泛共鸣,全年开展各类宣讲3000余场次,累计受众达48万余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干实效 精神文明多点开花
2021年,面对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相关工作和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区党工委中心工作,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及时宣传相关政策及各类举措成效,让广大群众从中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一年来,通过创新开展“文明实践·新蒲有约”行业示范七大专项行动,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得到有效助推;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建设全覆盖,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已开展6900余场次,覆盖群众达12.2万余人;圆满完成全区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新区成为全市唯一同时荣获“遵义市优秀志愿者”“遵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的县区;积极选树申报先进典型,新区教师曾现福入选“中国好人”,实现新区“0”的突破;全国首部反映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民新生活题材的电影《进城记》荣获中国电影家协会第26届纪录片学术盛典十佳纪录片;以新区罗建华、丁啟梅夫妇2017年重走长征路记录的日记为题材,出版发行《农民夫妇的长征日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长征精神;承办“食趣黔北·畅游新蒲”为主题的美食文化节,实现“文化+美食”互融共生,让文化更好服务于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立足主流 内外宣传亮点纷呈
过去一年里,区融媒体中心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在“多彩拍客 网聚贵州”1000个短视频征集传播活动中荣获优秀团队称号的县级平台;推出的作品《遵义新蒲新区:新家新城新天地 搬出来的新生活》获中宣部新闻局2021年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成为全市唯一上榜县级平台;拍摄的《那年腊味》《“绣”美人生“堆”出来》等短视频被新华社、中新社客户端译成日文、韩文和英文推向国际……
同时,新区以做强内宣为抓手,融媒体中心策划制作了“我想对党说”“新蒲味道”“新蒲民宿”“唱支心歌给党听”“江湖新蒲”“‘周’游记”“镜瞰小康”等栏目推介新区,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不断凝聚发展正能量;以对外宣传为重点,充分整合媒体资源,围绕“四新四化”“四区一带”等内容,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等时政重点媒体发布稿件500余篇;在中央级重点媒体发稿量1095条,省、市级重点媒体发稿量4178条,全面讲好新蒲发展好故事。
砥砺奋进 唱响时代强音
展望2022年,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各项要求,对标对表中央及省委、市委、区党工委各项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构筑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精神新高地;将切实高举旗帜抓实理论武装,学思践悟抓好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旗帜鲜明以“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凝心铸魂;常态长效抓好文明提升、宣传策划、舆情防控、文旅融合、典型宣传和基层服务等重点工作,围绕“提笔能写、开口能说、埋头能干、谋事能成”要求,紧盯“业务精、作风实、干劲足”的目标,狠抓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四能化建设;组织开展好理论“大学习”、政治素质“大提升”、服务能力“大建设”、实践能力“大练兵”、意识形态“大落实”等工作,不断提升新区宣传思想队伍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四区一带”建设、奋力打造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 邓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