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话接上期,上周末,当了一盘2024贵阳市“爽爽贵阳宴”暨“四名”餐饮大赛决赛的评委,其中有一个类别,值得细细说道说道,即所谓“爽爽贵阳宴”。
先复盘一下比赛。参赛选手呈现的宴席,包括侗家长桌宴、水东土司官府宴、阳明宴、山河湖海新黔宴、筑城迎宾宴、包整非遗小吃宴等等。
现场有些局限性,严格说,属于“无实物”评比,参赛选手提前准备了ppt,“光说不练”。好在是大部分店家都吃过,不用非得到嘴,也能大致知道水准如何。
所谓宴席,一般而言得首尾完整,凉菜热菜、主食甜品,大体要该备。宴席也就是筵席,据说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周礼春宫·序宫》记载:“铺陈曰筵,籍之曰席,设席之法,先设者为筵,后设者为席。”要知道,古人不用桌椅,而是跪坐饮食,筵大而席小,筵铺在地上,席铺在筵上,这是词源的由来。
但古人筵席,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情形,有个巨大的不同,那就是至少在宋代之前,都不上桌子,也就不可能围餐,而是分餐制。
《中国烹饪概论》一书说,宴会“是宴饮时食用的成套菜点及其台面装饰的统称。……从现象看,筵席是人们精心编排和制作的整套食品,是茶、酒、菜点、果等的艺术组合。无论操办什么筵席,都必须选择优质原料,运用精湛技艺,制出可口美食,辅以隆重礼节,表达主人情谊”。
这是很教科书的一个定义,从参赛的宴会形式来看,基本上都能达标,区分高下的,更主要是创意和厨艺。此外,既然是贵阳宴,也希望能突出一点贵阳的特色。
此次比赛得分最高的山河湖海新黔宴,是黔作所推出。窃以为,胜出的关键,是勇于创新。他们家获得“名菜”称号的两道菜,怪噜M5和牛、贞丰顶坛花椒生焗松叶蟹,也是这桌宴席的大菜,和牛切块,裹以好几种贵州辣椒面,虽然小辣,但还有一点甜口,搭配了冰镇的刺梨汁,可说是非常贴心了。而松叶蟹则用贵州本地的上等花椒来焗,海鲜也就有了大山里的野趣,是评委们一致点赞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高分获奖的宴席,是包整非遗小吃宴,既然是小吃,原本难登大雅之堂,但换了形式,且有创新,那就大不同。讲真,这几年的避暑季,外地朋友来贵阳,其中一个请吃饭的选择,就是在包整吃小吃,每一款的分量都不算大,而且不用走街串巷,大体能感受那种烟火气息,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老友李倩,曾因为读我的那本《食遇:贵阳小吃竹枝词杂咏纪事》,一时兴起而有贵阳之行,她写文章说:“那间叫包整的丝娃娃店,虽然排队排得人肝肠寸断——中间还免不了到雷家豆腐圆子打个牙祭,吃碗冰粉,但终于等到夜色渐浓,深蓝色天幕上挂起一弯新月,坐在落地窗前,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毕竟正对着甲秀楼呢。丝娃娃这种吃食,大抵是女生的恩物,清爽无油,菜色花哨,饱嘴不饱肚子,最宜三五女生约了去吃,男生大概是吃不饱的。”
好在包整能把小吃弄成宴席,所以不愁吃饱的问题。事实上,那天我还带了茅台,虽说只有三个人吃饭,有了酒的加持,似乎也更像是宴席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顿小宴席,绝对“爽而又爽”,谁能说它不是“爽爽贵阳宴”呢?
反向的例子,也许是参赛的以某名人命名的宴会,每一道菜,厨师能一五一十地说出五百多年前的渊源,一边听,一边尴尬得脚抠地,只一个问题就能证明全是胡乱编造,根本经不起推敲。这桌宴席,用到的食材有辣椒和西红柿,而它们可都是清代才传入贵州,某名人绝不可能吃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