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乡土“筑梦人”驱动产业文化共兴,和老百姓一起打造和美乡村新画卷!

动静原创百姓就业
173736636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谈到贵州省2024年面向优秀村干部专项招聘的“村招”项目,蒲明龙十分感慨。他说,能够成功获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激励,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大学刚毕业时,蒲明龙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怀揣着梦想去到广东、上海等地闯荡。背井离乡的几年时间里,蒲明龙越发感觉到,相比大城市的喧嚣繁华,他更喜欢家乡的宁静质朴。2020年,蒲明龙决定辞职返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村任职的第一年,他就积极参与到了刺梨引进的项目中去。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我们到外面考察以后,觉得刺梨比较适合我们的地形跟土壤的结构。2020年的时候开始推进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老百姓比较支持这个事情,都积极参与了进来。

从刺梨的种植,开花,再到结果,整个生长的过程都比较顺利。然而,正当漫山遍野的刺梨即将迎来大丰收的时候,村民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开始丰收了以后,我们销路方面有点问题,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很多老百姓就失去了信心,把一些成熟的刺梨树给挖了。后期我们就通过努力到处寻找销路,最终收购了这些刺梨。后面他们看到了丰收的成果后,又开始继续发展刺梨种植。

刺梨种植取得成功后,蒲明龙又带领村民们陆续引进了烤烟、辣椒等经济效益更好的农作物。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现在发展了有1500亩,种植多的村民一年大概是六、七万的收入,平均收入的话有两万左右。

除了带动村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外,蒲明龙还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开展。2021年,纳汪村首先在村里的60户村民家中,做起了“三小园”建设的试点。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三小园这个项目,是当时我们村里面花了6万多块钱来打造的试点,我们提供材料,老百姓自己出想法,把自家的菜园、果园、花园,还有一些庭院,进行规范整治。

蒲明龙任职以来,不光抓产业,促增收;还搞起了兴文化、树新风,主打的就是实现产业文化共兴。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我们全村90%以上都是布依族,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完整,比如舞狮队。但舞狮队散乱,不成形。大家也想做好,可不知道怎么样去做。

没有资金支持、不能转化为实际收益,是舞狮队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村里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蒲明龙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走访,劝说队员们重新回归舞台。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首先解决的是资金的问题,通过我们的驻村帮扶,还有集资,将设施设备完善。组建好后,他们还可以通过这个技艺出去挣钱,每一次出去,最低也有三四千块钱,多的时候有七八千。

在蒲明龙的积极推进下,舞狮队重新凝聚在了一起,让这项传统文化有了延续。与此同时,他还将村里的舞狮、布依武术、花灯戏文化,申报成为了县里的非遗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

田土里,各种经济作物正悄悄探出嫩芽;街道上,青石黛瓦的布依民居错落有致;场坝中,舞狮队排练节目跳得正欢。现在的纳汪村,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纳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蒲明龙:我们目前还有一些规划没做完,比如说我们的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整治,我们想让老百姓们共同参与进来,把整个村子建漂亮起来。

记者

鲍沩 罗华夏

编辑

黎肖肖

责编

苏登陆

编审

庞建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