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味书屋丨百年党史·天天学习——红军在贵州的活动(十六)
00:00 / -(来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木黄胜利会师后,26日,在南腰界召开会师大会,中共中央为两军会师发来了贺电。根据中革军委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和政治委员仍由萧克、王震分别担任。
会师以后,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面临的紧迫战略任务,就是策应红一方面军的突围,并争取创立新的根据地。这时,中央红军已经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会师以前,中革军委曾电令红三军仍留在黔东苏区;红六军团单独向凤凰前进,建立根据地,以吸引更多的敌人于湘西北地区。
对此,两军团领导立即作了审慎的研究,认为当时两军团会师共8000多人,分开活动,力量薄弱,不仅不能取得对战争全局有重大影响的胜利,且有被敌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还认为,中央红军刚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正与敌人苦战于湘、粤、桂边境,向西突围,红二、红六军团应集中兵力,挺进湘西,向敌人兵力空虚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永顺、桑植和龙山地区进军,造成威胁常德等重要城市和长江水上交通的局面,以达到牵制和调动湘、鄂两省敌人,策应中央红军作战的目的,并为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打开一个新局面。这个建议在两军会师后不久即电请中革军委,并得到中革军委的同意,同时中革军委决定,在两军共同行动时,由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
红六军团8月7日由湘赣苏区突围西征,连续行军作战近80天,行程5000多里,战胜湘、粤、桂、黔四省敌军的围、追、堵、截和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付出重大代价,终于与红三军会师,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为中央红军向湘西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侦察、开路的先遣队作用。之后,两军团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寻求更大的发展,结成一个战斗的整体,从黔东苏区转向湘西北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