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回听70年·同心筑梦新时代”《原创贵州》特别节目在流行音乐中看贵州的大交通大发展大变化。
音乐作品《大地丰碑》是由大路作词作曲、张方泽编曲制作、熊正宇演唱,体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贵州交通的变化和交通人的故事。

细说“大地丰碑”
00:00 / -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张方泽说:“能够参与到这首歌曲的编曲、制作,我非常自豪。贵州交通从泥泞小路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无不让人为之感到骄傲。原来咱们去毕节去铜仁要花很长的时间,现在缩短了路上花费的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去过很多地方采风,当走出去再回来会发现贵州的变化太大了,发展太快了,对于曾经的北漂一族来说,对贵州交通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特别深刻。所以在这个作品中我是带着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来完成的。”
从原来“地无三里平”,到现在; 6453公里的高速公路,让贵州“高原变平原”;公路“村村通”“组组通”,真正让每一个贵州人享受到了交通的便利。
国家一级演员,贵州省歌舞剧院歌团团长熊正宇说,一开始想的就是怎么把贵州唱美,可后来参观了贵州交通博物馆,走近那些戴着安全帽在大桥上一线的建设者们才真正明白了作品需要的表达精神,所以在演唱的表达方式上做了很大的研究,朴素结合大气,我把它定位为呐喊式的劳动号子。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会觉得特别过瘾,感觉就是撸着袖子加油干,裤腿卷起站在霸陵河的大桥上,告诉全世界这就是我们美丽的贵州,多彩的贵州、现代的贵州。
张方泽是贵州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曾经在大学被称为“音乐疯子”每天练琴12个小时,做过北漂,组建过自己的摇滚乐队,做了很多音乐幕后的工作,也给很多晚会做电影配乐,是非常有思想有梦想的优秀制作人,他的音乐编曲和制作理念一直走在流行音乐的前沿,
张方泽说:“当这首歌让我编曲时,感觉真是眼前一亮。虽说这歌是反映咱们贵州的交通建设变化和发展,但它和其它作品完全不同,通篇歌词找不到一个特别专业的交通词汇特别书面的语言。相反我从中看到了贵州的山地风貌,看到了贵州人的奋发赶超的精神,看到了贵州可喜的变化和发展。”
贵州正借力大交通,实现后发赶超。伴随立体交通网的逐渐建成,从“县县通”到“组组通”,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时代”,从一个机场到全省9个市州都有机场,从激流险滩到“黄金水道”,人们亲身感受着因交通带来的变化带来的繁荣,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类似这样主旋律的作品不少,歌曲主要描写贵州的大交通大发展,要怎样入手既能体现贵州交通发展的震撼,又能结合当下的音乐审美。张芳泽说,虽然也做传统音乐但不喜欢一提到昂扬、宏大就非得做成管弦乐,我更喜欢朴素的风格,于是决定把它做成流行摇滚,加上民谣特质的感觉,有一种比较流行,比较明亮的音乐色彩。
熊正宇说,这首表现贵州大交通大发展的作品,运用了流行的音乐手法,不仅是贵州的交通发生了变化,其实在我们音乐创作上这么多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创作者,音乐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流行音乐包容性特别大,命题非常广,音乐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音乐表达情感,通过音乐传递正能量的思想和精神,也在音乐中让大众感受到新时代的发展。
更多节目详情,点击收听本期《原创贵州》
请锁频FM91.6贵州音乐广播,下载“动静APP”收听。打开动静APP下拉菜单, 点击“电视广播”选择贵州音乐广播即可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