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开展革命斗争及中共贵州早期组织的活动,广泛传播了革命思想,党在贵州省的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共毕节支部从毕节转移出来后,1934年7月林青、秦天真、缪正元等人先后在安顺、贵阳等地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徐健生、李策、孟昭仁、李光庭、喻雷、夏之刚等人入党。随后在贵阳一中、贵阳高级中学、男师、女师、达德等学校开展建党工作,相继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陆续建立了读书会、文学艺术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会等群众组织,引导阅读进步书刊和通俗马列主义著作,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及抗日救亡的主张。
由于党的活动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也开始摆脱了分散、自发的状态,朝着由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的、更加广泛和深入的阶段发展,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中共党员以及进步青年纷纷团结到党组织的周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躲避四川军阀刘湘追捕来到贵州的邓止戈,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从上海回贵州活动的刘茂隆加入了党的行列;一直留在南明高中的进步青年徐健生、李策、孟昭仁等,团结了不少爱国学生,投入到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短短时间里,以贵阳为中心,毕节、安顺、织金、遵义、炉山(今凯里)等地以及贵州军阀的部队里,都有党组织或共产党员的活动。随着革命力量的不断发展和汇合,在没有找到上级党组织之前,为了积极开展贵州的革命活动,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商议,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九人于1934年9月组成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亦称“九人工委”。
这是一个以党员为核心、有党内外人士结合的革命组织。它的任务是:寻找党的上级组织,发展革命力量,指导全省的革命活动。“九人工委”的成员分别在军队和地方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活动,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培养进步青年,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邓止戈、黄大陆等负责兵运工作,林青等到外地寻找上级党组织,秦天真留在贵阳负责联络和组织学运、读书会等群众团体工作。在“九人工委”成立之前,邓止戈与林青发展黄大陆入党。
由于黄大陆当时在黔军中任少将参谋长,为有利于开展地下工作,他未参加“九人工委”。黄大陆在黔军第一师中积极开展兵运工作,团结了一批军人,并有意识地把这些人安插在军队的重要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