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课一师:十一年的坚守

动静原创
169802922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绚烂的多民族文化,是多彩贵州文化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质朴执着的盘州彝家人,将散落民间的彝族文化带进学校课堂,通过彝语特色课传承民族文化。这一堂课也因为杜良高一个人的坚持走过了十一年。

淤泥河是六盘水市盘州市典型的彝族聚集地,在小学里,1400多名学生中,彝族学生占比为80%。天然的语言环境下,彝家孩子会说彝语,但却不会写彝文,即便是在淤泥河地区,会写彝文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我看到这个彝族的文化特别是懂彝文的人越来越少,作为交流工具,可能在淤泥河就面临着消失了。”盘州市淤泥乡中心小学彝语老师杜良高说。 

2012年,盘州市将彝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民间专家学者请进校园,分门别类传授民族文化,那一年,会说彝话、能写彝文的杜良高成为了淤泥乡中心小学的彝语老师。

“学彝文是从五年级开始,五年级之前在家只会说彝话,不会写彝文,到了五年级之后杜老师才开始教我们写彝文,才开始接触的彝文。”淤泥乡中心小学学生熊恒磊说。 

11年来,杜良高以彝家人的真挚和执着,先后教导2000多名孩子学习彝文,同时,还整理了盘州地区的“彝族古歌”,让这些依靠口口相传的民间瑰宝有了字体和音标,还独自编写盘州地方志系列中的彝汉字典,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

“也是一份责任,你不干哪个来干。希望来学彝文的越来越多,通过学彝文然后再去传承彝族文化。”淤泥乡中心小学彝语老师杜良高说道。

全媒记者:董元魁  郭应材

编辑:张映娟  肖蕊    

责编:朱雯  刘庚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陆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