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丨莫友芝诗作的刊行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737982320
积分商场
余自舞勺之年,即从乡先辈表伯赵恺乃康师受学先后五年。赵师亲炙于郑子尹之子郑伯更之门,对余讲授史汉及唐宋古文名篇之外,并以程春海传授子尹“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三代秦汉之书”,一语谆谆训示,授余以许氏《说文解字》一书,令余逐字研习。
动静原创

莫友芝诗作的刊行

莫友芝的诗分为《郘亭诗抄》和《郘亭遗诗》两部分。前者是他于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属郑子尹选定并刊行的诗六卷,共四百零一首。创作时,是从道光廿四年甲辰到咸丰元年辛亥(1844-1851年),共八年间的诗作。该诗抄由其湘川书院生徒及弟侄等抄校,在遵义刻板印行。咸丰四年甲寅,杨隆喜军围遵义,诗抄刻板在城外,经抢救入城,才免焚毁。同治元年壬戌,莫友芝客安庆曾国藩幕,全家亦迁至,随带来其全部版片顺长江东下,船至三峡触石,版片失散三分之一。同治三年,补刻七十九版,现此版全部保存于扬州。

后者为《郘亭遗诗》八卷,共存诗五百四十首,收作者自咸丰二年壬子至同治十年辛未逝世前的作品,由其次子绳孙收其成帙及散见遗稿刻于江宁,版亦尚存。1951年,均由扬州人民出版社印入《独山莫氏丛书》中。

莫友芝的诗作题材广泛,为叙述方便,现归纳为以下六类。

骨肉情谊感慰之作

莫氏兄弟九人,除次兄未名即夭外,兄三人均留居独山,其弟四人均父住遵义。父死后,由莫友芝督教力学,且笃于情谊,对其弟兄子侄之往还勉慰,词义肫切,流露于诗歌中。其妻名芙衣,为麻哈(今麻江)举人夏辅堂之女,生彝孙、绳孙两子,伉俪笃厚,亦有部分诗篇描写生活情趣,朴实动人。

特选录数首及节句以见风格:

我生亲已衰,我长家益蹙。谁使垂老人,犹来就微禄。微禄原非羞,卑官亦非辱……所伤首丘正,未是故山复。虽云治命然,岂不为恩育。葱葱五英冈,郁郁青田麓……安知地下恫,不断天涯目。(《甲辰生日伯茎兄来遵义省先墓述呈兼示诸弟侄》六首之二)

中秋我梦汝,寿母逐诸兄。才似闻啼笑,那知隔死生。有行存亦远,乱世命原轻。寄语芙衣子,休凭老泪倾。(《闻宾女殇》)

其他如送侄之“噉尔无佳味,凄然念故乡”,又“伯叔今俱老,差欣健自如。好看诸弟侄,休怨薄田庐。”等语,均情真意至,溢于言表。

师友朋俦赠答之作

莫友芝生平所交当世学人益友至多,笔者从其诗文中约略统计,其师友生徒达七八十人,较著名的师长辈有祁寯藻、胡达源、贾筠堂、许滇生、王定甫、黎雪楼、吴兰雪等。友朋除郑子尹最为莫逆外,如胡林翼、曾涤生、张之洞、丁日昌、翁同书和同龢兄弟、潘绂庭及祖荫父子、黄辅辰及彭年父子、唐子方与鄂生父子、俞曲园、王闿运、郭筠仙、邓湘皋、黄虎痴、刘椒云、王柏心、张裕钊、但明伦、章永康、王梦湘、陈钟祥、李眉生、李芋仙、薛福成、尹杏农、高心夔、汪士铎、邓辅之与弥之兄弟、刘毓崧、张文虎、杨岘、赵烈文、方宗诚、黎柏容、李仪轩、萧光远、傅俪生等。其年岁晚于莫氏,或亲承其教益,如胡长新、赵廷璜、黎庶蕃、庶焘、庶昌兄弟等。这些人有以经济事功、有以学术德行、有以诗文词章,倾慕订交,互相磋切,故赠答之诗尤多,且情谊诚挚,曲肖其人,情文相生,绝少敷衍委蛇之作。如与郑子尹的赠答多首,其中尤多警句:

毋敛莺花下刚水,镡成烟月待王山。

望山前,不见君,南明江上雪纷纷。寒天万里无飞鸟,欲等相思那可闻。

其诗反映出二人相知之深、关怀之切,不愧是终身至交。

莫友芝如赠唐炯的“世路崎岖逾昨日,乡愁历乱剧今朝”;赠王梦湘的“流离始识承平福,天地终须定乱才”;酬王定甫的“侧身天地风尘急,回首江湖岁月多”等等。或以意胜,或以词长,都显出莫氏诗作的功力不凡。

川山景物游览之作

莫友芝乡举以后,曾几次入京应礼部试,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抱负,并借此求师结友,故有“每借计车求道要”之句。后半生寄迹东南,遍历大江南北,虽生活漂泊无定,但终身不废吟哦,且触景生情,藻绘江山,前后诗篇风格各有特色,亦多可传之作。如:

红叶黄花无信息,茱萸绿酒迳须删。
僧房一觉日欲晚,何处木樨香过山。

——《九日携彝儿过禹门山》

禾稼积如林,村村赛岁登。
晚棉云片散,雏麦露珠升。
坰马秋风健,原禽乐气腾。
荥南今日见,河北见能曾。

——《荥泽道中》

北风吹易水,大雪拥征袍。
断岸生危堞,荒途乱古壕。
栖难鸦爪脱,冻合马蹄高。
自古悲歌地,苍茫首重搔。

——《大漠渡白汫》

还有如《乐安溪》廿六题,《吴淞江舟行》五首,五七绝及古风各体俱有,有美不胜收之感。

民情风物记载之作

莫氏诗集中,有咏乡俗节日、民情习俗及地方特产之类篇章。虽数量不多,但有的情趣隽永,耐人寻味;有的以小见大,寓热爱乡土、关心民生的,一片好心,值得玩味。

始我居此庐,不觉岁时远。
今我每一来,数日辄言返。
营营几时闲,始悔失初算。
年增孺慕薄,念此惊自惋。
输尔望山人,终年收林巘。

——《青田上元》

天与晴冬福,饥寒半解攻。
雪偏今日甚,炭更昨宵空。
白幌疑堪曝,虚炉每误烘。
不禁愁只睡,飞梦过春风。

——《雪寒炭尽》

此外,《咏乡里端午故事》四首中,有雄黄酒、粉蒸肉、佩胡狲、遊百病,深入浅出,久已脍炙人口。其他如《甘薯歌》的“山田易芜今不芜,山农岁岁种甘薯。红衣玉肤相倚扶,扑地一蔓千琼琚……”描写了甘薯的高产,又可作饲料,还可作成粉丝,磨成细粉。又如写《芦酒》三首,有“不烦激涧升虚竹,俨有清香度碧筩”,形容咂酒的乡俗。

书画名迹题跋之作

莫友芝交游广远,兼学识丰赡,考据专精,所到之处,又刻意旁收博采,所见所得金石碑版书画名籍等精绝之品甚多。其披览考证,发为诗歌,或记名迹源流,或为他人题跋,亦有多篇。有的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内容,以韵语表现之,古香古色,斑驳陆离,正如郑子尹所谓“捣烂经子作醢臡”的风格。所以,融学术考据于词章之中,也为莫氏诗作的一大特色。但有一部分艰生晦涩,信屈聱牙,识见不足者却有难读之感,亦毋庸讳言。

沿溪不复辨东西,柏叶枫林相映红。
坐向湖秋对图画,忽疑身在此山中。

——《桃湖上题桃源山图》

勋名蜚语至,宗旨末流空……生徒来稍稍,文武并骎骎。道废储材乏,时危望古深。空山拜遗像,回首一沾衿。(《过扶风山拜阳明画像》)

他如《题刘子重砖拓二十韵》《题陈息凡十年鸿爪图》八首,答曾国藩题唐本说文木部等诗,长篇,短什,各极其意。《乞寿阳相国篆书郘亭榜》内的“检文未信漏叔重,副墨颇疑疏老铉……维公引笔契仓雅,倔强蛟鼍起东绢。榜书乞取付犍山,他日抵披南阁卷”,都可称此类诗篇的代表作。

社会时事感愤之作

莫友芝一生,值清代内忧外患、海禁冲破的动荡时期,战乱连续持久、政权杌隍不安之际,他的一部分诗作正是在围城、战争后方或经乱地方写的。感时抚事,情见乎辞。虽然,他的思想有时代的局限,又望治心切。但是,对于当时一些官吏庸懦无能、迂腐贪墨、生民疾苦、税课重扰等现象,有憎恨的直觉,正义的呼吁,是可贵的。

诛茅草创未蔽风,依山尚是城当中。去年农民赏不窃,今年恶少多于农。……吾庐独破那足道,可念四野多哀鸿。乐输急火走签票,条编钜等齐租庸。……横目易求亦易得,赫赫看汝如何终。(《岁晏行用杜韵》)

清平围三年,绝粮至食人。(《记清平舁夫语》)

别雨系遥情,初知引新乐。嚣然畿辇下,不异在丘壑。择术非一端,为儒久成错……眷言诸君子,高谊陵古昔……长安居不易,蹙蹙靡善策。长揖春明门,孤蓬信飘泊。(《饥驱将出都门留别二首》)

杨祖恺(1915-2010),出生于贵州遵义 ,精于隶篆,省内名胜古迹均有墨迹存世。1980 年后参加地方史志编纂、古籍整理等工作,曾任贵州地方志编委会特约编纂、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等职,1985 年受聘省文史馆馆员。出版有诗词联文合集《将就斋杂稿 》,遗著有《且闿遗稿》。

编辑

王青

责编

陆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