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地摊经济的强势复苏,流动摊贩数量不断增加,且常在人流量大、车辆密集的道路两侧摆摊经营,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为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加强流动摊贩治理,册亨县通过三项举措给流动摊贩“安家”,让广大群众出行更加“顺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让流动摊贩安“新家”。坚持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综合考虑市民需求、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因素,在不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秩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划分经营区域。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流动商贩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行区域划分,将平时零散经营的流动摊贩统一集中安置,科学规划设置了蔬菜经营区和水果经营区,并要求每个商贩均配备一个垃圾筐,落实摊位保洁责任。将西楼好客夜市街规划为食品流动摊贩经营区,引进贵州德喜商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对册亨县老体育场夜间经济商业区国有资产门面进行改造升级,云鹤商场新增12间商铺,门前道路新增58个摊位,让曾经的“你追我赶”变为现在的“安心放心”,为规范管理提供了坚强保障,既保留了便民的“烟火气”,又浸润了城市“文明风”,让这一“老大难”问题迎来破局。
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让服务保障更“暖心”。随着册亨“坝坝篮球”品牌效应的凸显,球赛主场地附近的“西楼好客”夜市人潮涌动。为加强流动摊贩和夜市摊点的管理,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主要力量,市监、消防等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积极参与,整合多方力量,为流动摊贩提供暖心服务,定期开展检查,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夜市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共同规范流动摊贩经营秩序。部门联动开展治理有效减少了城区内的流动经营乱象,还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活力与生机,让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同时也为摊贩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经营环境,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城市治理带来的变化和便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人为本换位思考,让执法管理有“温度”。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依法管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为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品质。在管理过程中,执法人员积极与商贩沟通,宣传惠民政策和相关管理规定,用实例讲解占道经营的危害,做到文明执法,执法有理有据,做到公正执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摒弃“冷、硬、横、烦”的执法态度,用文明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平等的姿态坦诚相待搞好服务,始终把自己当成心连心的“服务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采取“三步式”执法方式,文明执法,避免冲突。积极服务群众,在引导商贩规范经营过程中,主动帮助流动摊贩挑担、推车,努力塑造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广泛认可的良好队伍形象。
来源: 黔西南州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编辑:王 丹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