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水稻移栽进入最佳时节。兴义市正抢抓农时,开展插秧作业,今年,全市计划种植水稻6万亩,2800亩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依托农业机械化加快栽插进程,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万峰林街道万福村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农技人员正驾驶着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来回穿梭,精准高效地将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按照株距、行距规范整齐划一地植入水田。
弘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机负责人陈林说:“今天第一天安排了5个插秧机来,(每个机子每天)应该是在14亩左右。每个师傅来做的时候,保证要达到不(缺)窝还要直。像万峰林这个田块,插秧机能抵10个人,其他的田块就是可以抵得到20个人左右。
万福村是示范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村寨之一,机械化插秧面积从开始的200亩到现在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今年,万峰林街道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面积为1500亩,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当地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每亩机插秧300元标准,从水稻育苗到栽秧整个环节进行补助。
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万福村村民梁大彪说:“我家是两亩田,用机器插秧插了三年,技术人员会来指导,然后无人机经常来给我们打药,相对于之前增产了很多,每亩能产到了2000斤,之前一亩只有1000多斤。”
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万福村村民邹启华说:“我家这里总的全部1亩零两厘,机插秧可能在20分钟左右就插好了,我们可能要两个人一天。化肥也是政府给的,秧子也是政府给的,还帮我们插好。”
今年是兴义市大面积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第四年,从5月12日开始启动。当地在采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主推毯苗插秧技术,既保证秧苗质量,又减少秧苗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徐道艺说:“我们机插秧,它的返青快,它基本上不存在返青期。我们人工栽插的话,它至少要一个星期的返青期。我们机插秧的话至少都是9000窝以上,人工栽插的话就是五六千窝,我们通过增加我们的种植密度的话,提高了我们的水稻的产量。机插秧的平均产量比人工栽插的产量一亩的话要增产100~200斤。”
今年,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主要涉及万峰林街道、顶效街道、丰都街道、木贾街道、捧乍镇等乡镇,预计5月底完成机插秧工作。相关部门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药剂拌种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两增一调”高产栽培技术、无人机植保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技术指导和服务,助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让群众实现增产增收。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徐道艺说:“今年的话还开展了我们的基础性服务,每一个人都是包点包片,至少都是300亩、500亩来进行包片,为水稻的生产从种到管到收的全程进行技术服务。在下一步的话,我们将在我们全市范围内能实行机械作业的水稻生产的乡镇,来推广我们的水稻机械化技术。”
记者:兴义融媒 李蕊丽 张懿
编辑:王 曦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