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健带队回应群众关切
3月17号,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印发了《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堪称重磅!
在贵州省高校毕业生返校前出台这一系列措施的初衷是什么?预期效果如何?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明进行了解读。

阳光946党风政风行风热线
00:00 / -周明:20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预计有20.4万人,同比增加了2.5万人。受疫情影响,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具有复杂性,加之毕业生即将迎来求职热潮,这个时候发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有利于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助推我省经济发展,助推我省脱贫攻坚,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综合来看,“十条措施”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体现贵州特色。“十条措施”紧紧围绕我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和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产业革命,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同时,紧紧围绕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一线就业创业,进一步体现贵州特色。
二是涉及范围广、力度更大。“十条措施”紧密结合贵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际,分别从扩大基层就业机会、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盘活编制岗位存量、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增加毕业生再教育机会、扩大“订单班”毕业生就业规模、解决困难群体就业、激励毕业生应征入伍、做好就业服务保障十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十条措施”由省直8个职能部门具体牵头,省直15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措施涉及面广,干货多,操作性强、落地见效快,体现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力度较往年更大、更实。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从“十条措施”的政策支持力度看,从“十条措施”每一条量化的具体指标来看,我省出台的《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走在前列的。主要表现在设计范围广、重视程度高、紧扣地方特色、量化参数指标、明确的完成时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十条措施”的印发出台的当晚,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晚间新闻》等中央重要媒体的播报和关注。
主持人:在就业方案当中,“岗位加编制促进就业,真金白银扶持创业”是这“十条措施”的亮点所在。预计这样的模式效果会怎样?
周明:“岗位加编制促进就业,真金白银扶持创业”是“十条措施”的亮点。当然,“十条措施”还有其他一些“含金量”。
比如:特岗教师招聘1万人,开发2万个公益性岗位,增加5千个用编计划招录招聘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扶持5千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到9千人,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到1万人,实现“订单班”就业人数不少于1万人,对7类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每人再追加500元求职创业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1000万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等等。这些措施都有量化的具体指标,所以“十条措施”的“含金量”很高,也是它的亮点所在。经过我们初步测算,“十条措施”落地落实后,可有力促进我省40%的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创业。
主持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的通知里提到“扶持500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周明:“十条措施”里提到的“扶持500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我们会商省人社厅形成一致意见后对外发布的。该项工作涉及业务在省人社厅,由省人社厅牵头落实,具体实施细则和方案要求由省人社厅另文下达。主要内容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产业革命,到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重点围绕农村经纪人、农产品流通、农业种养殖、科研及深加工等领域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10000元创业补贴。
外省高校毕业生在黔创业享受同等相关政策。同时,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按规定享受注册登记改革制度政策、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创业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创业培训政策等专项政策扶持。相关的实施细则及具体要求,建议广大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咨询省人社厅。
主持人: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还有哪些建议?
周明:刚才我谈到,我省经济发展形势是向好的,加之“十条措施”的有力推动,我们认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也是利好的。
当然,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际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对口程度及适应性差,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得不到有效满足,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再有,传统择业观念一定程度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些毕业生不愿意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就业等。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抓“一把手”工程。明确各高校党委书记、行政一把手都是第一责任人,压实主体责任,综合施策,确保“十条措施”落地见效。
二是持续抓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高校开学后,要抓好“十条措施”的宣传,让政策措施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充分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互联网站、新媒体等力量,广泛宣传十条措施,努力让每一位应届高校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
三是持续抓基层就业项目。
四是持续抓就业困难群体。
五是持续抓“订单班”、“精准脱贫班”就业工作。
六是持续抓就业市场建设。
七是持续抓就业结构矛盾调整。
八是持续抓就业信息化建设。
九是持续抓就业目标管理。各牵头职能部门具体主抓,责任单位协同配合,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形成组合拳,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目标责任制,精准发力,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工作目标任务完成。
总的来说,教育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多措并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202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