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思享空间·幸福中国+|《说中国》 @好书纪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1665055920
积分商场

《说中国》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最近十年最重要的著作。他持续思索中华民族的内涵和外延,在世界文明存在和变化的大潮中,分析中国应如何自处,也期盼中国能认识自己的特性,融入全球化之中。

“中国”的演变过程变化多样,“中国人”的自我认同也是错综复杂,许倬云从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四个关键方面,梳理中国的广土众民如何形成一个坚实的共同体,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自称“中国人”“中华民族”,外国人又为何称中国人为“汉人”“唐人”“华人”。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中国”这个共同体,与其说是国家,毋宁说是个“天下”,它没有边界,可是周边对中央王朝有不同程度的归属。“中国人”的观念之内,也有许多存在差异的族群。到今天,各省的方言,甚至各地人群的体质,也有显著的南北之分、西东之分。

一方面,维系“中国”这观念的真正力量,可能是经济。经过长期构建的市场交换网,使得各地的物资有无相通,也互相依赖。另一方面,中国固然长期被皇权统治,但是从秦汉以后,一般的老百姓,都是编户齐民;文官,大致言之,都是凭其知识和能力进入精英阶层,这些精英并不能永远世袭。第三个因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方言复杂,却有一个以视觉符号作为基础的文字系统。它可以超越语言的区隔,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也作为超越时间的数据媒介,使得文化得以赓续。

许倬云说:“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这是非常严肃的课题。”

《说中国》立意中国,大气磅礴,但若是随意一翻,却发现字里行间全是涓涓细流,可以悉数入心。

这大概是许倬云作为古稀之年的大家,因一生研究历史,能以深入浅出、洞察为微的前提,奉献出的透纸笔力吧。

——编者

编辑

胡刃 任绍文

责编

黄雷

编审

王喆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