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锈迹斑斑的液化气钢瓶全部取缔,街头“不定时炸弹”即将退出市场!

贵州交通广播(本台记者:林佳艺)
1564052280
积分商场

一直以来,全国各地的液化气钢瓶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损失。7月25日,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我省已搭建气瓶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现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在有效解决了气瓶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为燃气的充装、经营、运输、储存等管理提供了信息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有燃气气瓶约200余万只,近几年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一直高度重视气瓶安全监管工作,多次开展气瓶安全整治,但由于气瓶数量多、流动性强、监管力量不足,气瓶监管手段落后,企业遵纪守法意识较差等因素,违法违规充装、检验气瓶行为难于得到根治,气瓶安全形势较为严峻。

当天上午9点,记者跟随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气瓶信息化管理的集中采访,来到滇黔桂气站,看到正在充装的气瓶已经“焕然一新”,一改往日深灰色的铁锈外壳,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玫粉色气瓶。而这里的每只气瓶都安装了无源电子标签,充装枪也具备识别气瓶电子标签的功能。充装之后,气瓶的销售、运输、配送全程也是通过手持扫描装置进行记录。形成气瓶有效完整的质量安全追溯链,切实做到问题可查、责任可究、处置留痕。

“以前传统的气瓶,流通性很频繁,但是对于重复利用和回收这一块一直以来都缺少监管,气瓶流窜到其它地方就会存在一些监管上的安全隐患。现在对每一个气瓶都安装上电子标签,每一个气瓶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现场工作人员刘安路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跟随运输气瓶的工作人员来到气瓶配送终端——一家牛肉粉店面,通过了解得知,该店使用新型气瓶已有4、5个月,使用感受良好,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问题。该店老板郭绪权告诉记者:“我们每次用到送过来的气瓶,瓶罐上都有二维码,每次一扫,上面都显示得有瓶罐的基础安全信息,可以一目了然,我们用起来也放心。”

据了解,贵阳市已于7月1日在全省先行开展“贵州省气瓶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实施以来运行良好,气瓶办理使用登记,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充装枪控制、充装信息记录、检验报告出具等均顺利实施,实现了气瓶使用登记、充装管理、检验报废、流转定位等环节的可追溯,有效解决来了底数不清、状况不明;人机比例矛盾突出,监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气瓶隐患较多等问题,更好保障气瓶安全,同时由于气瓶作为燃气包装物,通过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也为燃气的充装、经营、运输、储存等管理提供信息数据。

编辑

苏丹

责编

苏姝

编审

王丹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