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中世纪的城堡,你一定会想到欧洲,但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那就是海龙屯土司遗址,它是贵州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第四集“治”中,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带领著名文化学者施展教授参观了海龙屯土司遗址,详细介绍了海龙屯的布局和意义。
海龙屯雄踞在贵州遵义老城西北的龙岩山巅,又称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羁縻·土司城堡遗址。宋宝祐五年(1257年),为抵抗蒙古大军,播州地方势力修建了以防御为主的“新城”,这就是海龙屯。明万历年间,播州第三十世土司杨应龙进行大规模重建,后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播州之役。
“飞鸟腾猿,不能逾者。”说的正是海龙屯。海龙屯三面环溪,一面衔山,飞虎关前的三十六级高大台阶呈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可见海龙屯之险要。它是一处集抗蒙山城和土司城堡于一体,将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融保卫国家利益与土司家族利益于一身的军事堡垒,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