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普安县茶源街道:端稳“生态碗” 写好“茶文章”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1750822920

六月的茶山芳香四溢,层层叠叠的茶田,一块连着一块,青翠欲滴。瑰红色的三角梅,与绿色的茶园相映成趣,增添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镶嵌在茶园中的茶叶型舞台,犹如一叶扁舟,在绿海中扬帆前行。

茶园风光

“春茶采完后,赶紧修枝剪叶,刚刚两个月,就冒出两片叶子了,这些‘金叶子’真的会关照我们茶农的腰包哩!”

家住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的沈丽灵巧的手指一边在茶树尖上下翻飞,一边与同伴说着开心的话语,腰间的竹篓里装满了“翠绿”,笑声与茶香一起在山谷间回荡。

以茶为源,因茶而名。茶源街道立足茶产业资源禀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拥有生态茶园面积近6万亩,人均茶园面积1.5亩,带动周边涉茶农户2521户11909人。生产的“普安红”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茶叶成为茶源街道各族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致富叶”。

生态引领,品质优先

采茶

为了保障茶叶成为茶源街道亮丽的名片,街道办下足“茶功夫”,写好“茶文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茶园进行精心管护,保证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从汛期开始,组织112名护林员日夜巡查,加强茶园绿色防控。召开茶园管理培训会、茶农院坝会,发放《贵州茶园禁用农药及产品名录》,宣传违禁农药知识,转变茶农观念,增强绿色管护意识,确保茶园成为生态茶、干净茶、品牌茶。

精准服务,助企纾困

首采地

瞄准辖区茶叶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困难和问题,因企施策,精准服务。主动帮助64家茶企业解决用电、用气、交通、加工厂房等生产需求;用好用活“茶园贷”“茶企贷”,帮助987户茶农贷款6341.59万元,解决104家茶企、茶作坊贷款1508.63万元,有效缓解茶农、茶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主动作为,为茶农、茶企提供“保姆式”服务,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增强茶产业的发展动能,实现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以茶促旅,以旅兴茶

以茶促旅 以旅兴茶

深挖茶文化内涵,用好“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和“普安红”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茶为媒、以旅兴茶,依托茶园风光资源,打造玛琅谷“茶旅+”模式,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每年1月1日“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清明节”“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和采茶日,推出茶园观光、采茶、制茶、茶文化研学体验、文化展演、茶园马拉松等农文体旅多元业态,吸引四面八方的各族游客前往体验,住茶园、品茶饮、购茶叶,拉动“茶经济”,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弘扬和传承中华茶文化,讲好茶文化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人民网

编辑:余梦竹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飞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