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 息烽抗战历史人物 “以死谏国”阮则文

爽爽贵阳红色息烽
1756818155

阮则文(1895—1937),号佑铭,息烽县温泉石头田人。

阮则文幼年时跟随父亲寓居上海,后来回到贵阳,就读于南明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上海江海关文书、上海银行文书主任。1924年返回贵阳,在贵州泰昌钱庄任职。后弃文从武,先后出任援滇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古州(今榕江县)厘金局局长、黔军25军1师师部秘书长等职。1934年,因身体不济,申请做地方官,调任罗甸县县长。

1935年春,蒋介石以吴忠信取代王家烈主持贵州政务。罗甸县有人诬陷阮则文意欲反叛,吴忠信下令缉拿阮则文治罪。阮则文得到消息后,仓皇弃官出走广西,经由香港到北京。这时东北已被日本侵占,到处是难民,阮则文忧心如焚。不久,阮则文患上了肺结核,住进协和医院治疗。1936年,日本侵略军以东北为突破口,大举进犯中国。日军所到之处,烧杀奸掠,无恶不作,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之中。阮则文见此景象,常常愤怒地说:“此情此景,令吾不欲生矣!愧我文弱,于国家难以为济,若我为武人,当洒鲜血,卫国土,上前线歼彼丑类!”

1937年3月下旬,阮则文病已痊愈,他化名陈复生,南下金陵(南京),旅居于曾公祠湘宁旅馆。在旅馆中,阮则文通宵达旦地撰写文章,上书蒋介石,陈述华北形势和日寇野心,建议全国各界奋起一致抗敌。但是人微言轻,上书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有一天,阮则文让族弟阮志中到自己的住处,告诉他自己准备以死谏报效国家。经阮志中再三劝慰,阮则文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愤慨之情仍溢于言表。

四月的一天,阮则文在《小实报》上读到一则新闻:“慈溪富孀,感国难日亟,倾家产援绥,并遗书自杀。”阮则文深受震动,心想,一个妇人竟有如此爱国之心,而且还能如此决绝赴死,真是愧杀多少须眉!他将这则新闻剪下来存放在箱底,下定了死谏的决心。

从四月二十四日起,阮则文每天伏案奋笔而书,每写一行就用纸遮盖起来,即使有朋友到访,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五月四日,阮则文结清食宿费用后,离开了湘宁旅馆。傍晚七点钟,他来到玄武湖畔,往返踱步,望着一湖清水,长吁短叹,双泪长流。最后,阮则文向船主石炳浩租了一只小船,独自划向湖的北面僻静之处。第二天早上,船主找到自己的船,发现船中有书信一封、来沙儿药半瓶,便将书信和药水送至玄武警所。根据遗信所示,警所通知在南京汤山炮兵专科学校学习的阮志中,临湖雇工打捞,没有找到阮则文的尸体。五月六日早晨,湖边居民胡家河兄弟俩在湖中菱洲与翠洲之间的三道桥发现了阮则文的尸体。经法医检验,系服用大剂量来沙儿后,投水自杀身亡。

阮则文之死,震动了南京各界。贵州在南京的国民党要员何应钦、王家烈等发电悼唁。南京《大公报》《南京日报》《华报》竞相登载消息,发表评论。《新民报》特派记者专访,从五月六日至十一日,以“本报特讯”连日刊载,在南京轰动一时。后来,阮志中在湘宁旅馆的箱子里发现了阮则文的遗作《告国人书》《致妻刘绮仙书》《致弟阮志中书》《致子阮家宝遗书》及现金、存折等物。在写给阮志中的信中,阮则文殷殷嘱咐:将480元存款,以一半作安葬费,一半捐作国防经费,以示抗日之决心。

五月十日出殡安葬,沿途观葬者上万人。为“嘉其忠节”,国民党当局赐葬于专门安葬高级将领的永安公墓。

编辑

郭秋含

责编

汤成伟

编审

熊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