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贵匠工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职教出海、教随产出合作洽谈及经验交流研讨会上,贵州轻工职业大学教授武斌儒介绍了该校在“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领域的实践,其“1.0-3.0”的进阶之路,为职教国际化提供了生动样本。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的国际化实践,是一项始于教育部批复、由省厅指导、全校上下共同推动的系统工程。”武斌儒说,回望发展路径,学校对外开放的探索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武斌儒在研讨会上发言
2018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实现国际合作办学正式招生,成为贵州高职院校中最早“引进来”的尝试者之一;2019年,获批留学生招生资质,并成功招收首批29人次留学生。这两项突破,为学校走向中外合作办学奠定了政策基础与人才准备,标志着学校国际化实践“1.0版本”的奠基与起步。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大门
202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单位,并在东盟国家成功挂牌“经世学堂”贵州轻工海外分校,实现了本土课程的国际转化。目前,已派出近20人次教师赴海外校区,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培训东盟学生逾百人次。期间,中国与泰国扩大两国学生“中文+技能”的互学互鉴,学校与泰国吉拉达技术学院的合作不断深化,中泰联合培养取得高质量成果。此为“2.0版本”的探索与成型阶段。
外教James给学生上口语课
自2023年进入“3.0版本”的拓展与提升阶段,学校重点依托“贵匠工坊”建设,“走出去”与“请进来”并行。先后接待了来自泰国、柬埔寨等国家高校和行业组织输送的外籍教师和学生,已举办3期“技能创新班”,累计培养百余人次。2024年9月,校领导率队前往泰国吉拉达技术学院开展实地交流与务实洽谈,明确了“贵匠工坊”的合作定位、建设内容与发展路径。学校围绕“贵匠工坊”,打造出多样化的国际研学体验课程项目。2025年5月,“贵匠工坊”在泰国王宫内正式挂牌,成为学校职教出海的标志性成果。
2023年,泰国吉拉达技术学院留学生到贵州轻工职业大学学习
武斌儒认为,作为“贵州轻工海外教学基地”平台的延伸与升级,“贵匠工坊”的挂牌不仅承载着贵州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新愿景,更回应了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伙伴对中方先进经验的积极期待。
“最近五年,我们已累计接待来自东盟等国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层次的留学生研修生逾500人次。”武斌儒说,当前,贵州轻工职业大学对外开放的路径愈发清晰:由“走出去”到“双向互融”,由“项目合作”走向“机制共建”。
他表示,未来希望有更多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企业伙伴加入贵州轻工“贵匠工坊”建设行列,为贵州的区域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教随产出、职教出海”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