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丨专家代表热议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动静原创
1751890440
动静原创

7月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与低碳韧性发展实践”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论坛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等单位的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分享独特观点、推荐典型案例,为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题为《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的发言中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严峻,发展低碳绿色产业成国际共识,要以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促进低碳绿色产业技术进步、市场拓展和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几点理论思考》演讲中剖析了生态优势与发展优势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我国正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是重要课题,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以《儿童早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题,探讨儿童早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提出加强儿童环保教育、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等。他结合毕节试验区的实践经验,呼吁积极为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创造绿色、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既提升环境质量,又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都阳以《抓住有利因素推动经济赶超》为题,提出推动经济赶超时,应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韧性发展因素,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主席埃里克·戈麦斯-巴赫通以《生态文明与增长困境》为题,分享了国际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他表示,全球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候任主席埃斯特·凯莱门以《自然的多元价值:中心性联结》为题,阐述了通过科学评估自然多元价值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方法,并指出将自然多元价值纳入决策过程,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先后围绕主题发表专业见解。

论坛现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全国“两山”转化指数研究报告(2023-2024)》。这是继去年贵州首发全国“两山”转化指数研究成果后,持续完善测度方法,提升研究精确性的又一权威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国“两山”转化态势持续向好,16个省份转化指数超全国均值,其中生态资源禀赋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转化效率显著领先,浙江排名第1,贵州排名第5,总体呈现东中西梯次推进、区域协同并进的空间特征。

记者

陈思思 韩杨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李佳

编审

熊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