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贵州丹寨,迎来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会。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206项非遗瑰宝在此汇聚,500余位传承人带着千年技艺,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共赴这场非遗之约。
岭南英歌擂响震撼鼓点,醒狮腾跃划破苗岭夜空。广东非遗的蓬勃活力,与黔东南的静谧山水碰撞出奇妙火花,展现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磅礴气象。
稚嫩的小传承人舞动英歌舞,每一个转身都踏着千年韵律。孩子专注的脸庞与古老技艺交相辉映,让人看见文化薪火相传的希望。
黄土高原的豪迈秧歌在贵州山间点燃热情,南北文化的交融互动,生动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对话。
街头巷尾飘香的搅搅糖,唤醒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非遗不仅存在于博物馆,更流淌在烟火人间,延续着鲜活的生命力。
海南黎族织娘指尖翻飞,三千年织锦文脉在经纬间延续。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相遇,让非遗在当代焕发新生。
江西景德镇陶瓷传承人创新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将精美陶瓷打造成艺术音响。古老瓷韵与现代乐声共鸣,奏响非遗创新发展的时代乐章。
天南海北的非遗瑰宝如百川归海,在贵州丹寨交汇成中华文明的澎湃浪潮。这场文化盛宴不仅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更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谱写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精彩篇章。
记者:熊懿 罗滔滔 李斯羽(实习)
撰稿:刘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