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 遵义
1760497440
动静原创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学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标志着校地协同赋能科学教育正式开启新篇章,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启动仪式上,遵义师范学院博士、教授杨洁作为派驻滨湖中学的科学副校长表示,将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课后服务内容升级,创新科技社团活动模式,促进高校实验室资源与中学课堂有效衔接。他强调,将以“科创体系化”建设为核心,将科技创新教育深度融入学校发展规划,系统构建科创教育体系,全面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助力教师科学素养与教学能力双提升。

滨湖中学负责人对科学副校长的到任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正是破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痛点、奠基未来的关键之举。作为遵义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滨湖中学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科学学习、教师科学思维培养及课程体系内科学内容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期待在高校专家引领下,在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融合领域形成特色亮点。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工作处(教师发展中心)副处长陈涛表示,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学院与新蒲新区党工委协同推进,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整合高校与地方优质资源。目前,学院已遴选十名优秀教师分赴新区十所中小学担任科学副校长,他们将充分发挥专业、科研及跨学科优势,通过课题引领、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引入及实践性科技课程开发等途径,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近年来,遵义师范学院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已在多所中小学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此次与新蒲新区党工委的深度合作,系统推进科学副校长选派工作,不仅是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科学教育基层体系构建的重要探索。通过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推动科技资源向基础教育辐射延伸,成功构建了“高校、政府、中小学”三方协同共育的新范式,为区域教育谱写硕果盈枝的明天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余旭

编辑

余从源

责编

王信

编审

唐全寿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