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智启山乡 粤黔同行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果交流会在贵阳举行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1761448494
动静原创

智启山乡,粤黔同行。10月25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果交流会在贵州贵阳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东西部协作背景下高校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汇聚校地企三方智慧与资源,推动华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在贵州落地转化,助力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全面振兴。现场达成茶产业深化合作、航天高粱酿酒产业链共建两项重要协议,标志着华南农大与贵州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

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咸春龙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华农与贵州多年来的深厚情谊。他表示,未来将加强校友和学校、学院的多维联系,搭建校友与母校、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依托校友网络和产学研平台,鼓励更多华农人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建功立业,共同书写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我们必须为工业化做好储备。”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刘少群作题为《园艺作物如何面对新业态的市场需求》的分享。他提出,“在育种上要适应机械采摘,在栽培上实现智能化管理,在加工环节推进数字化控制,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核心指标量化、安全可靠且具备高性价比。”

据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附设农业讲习所的园艺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立园艺教育的机构之一。百余年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著名园艺学家温文光教授、果树与贮藏加工专家李沛文教授、“无籽西瓜之父”黄昌贤教授等。现拥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园艺学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园艺、茶学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近年来,在“华南研发+贵州制造”的协作模式下,一批批华农专家深入贵州山区,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实效。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多项标志性成果。今年,由华农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奇松大寨村试种成功,实现亩产达1000斤,较当地主栽品种显著增产,米质优良,抗病性强,受到农户广泛好评。威宁县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主推的“威宁苹果”得益于华农在果树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方面的长期支持,已形成区域知名品牌。贵州茶先乐茶文化有限公司作为华农校友企业,开展茶叶加工、品牌运营、茶艺推广等专业人才培训项目,有力支撑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是贵州人,也是华农人。”华南农业大学校友邓永忠动情地说,近年来,在粤黔协作的大战略背景下,贵州与华南农业大学的关系日益密切。一批批专家教授深入黔中大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式,山地智慧农场、水稻无人农场在黔中大地上持续增加,为企业省时省力;华农荔枝、火龙果新品种在黔中大地上开花结果,为种植户增收致富。一批批贵州学子进入华农学习深造,种植养殖“头雁”们从华农带回来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新理念,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大转变。

目前,分布在贵州各地的华农校友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工作,涵盖果蔬种植、茶叶加工、农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贵州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校友龙泉呼吁:“我们要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校友资源共享,让更多华农智慧回流贵州,持续赋能地方产业发展,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编辑

何雯

责编

梁文明

编审

冯健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