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2023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赛,截止5月底,学校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5项的优异成绩。今年,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到9项省赛承办权,获奖数量已突破前三年的总成绩。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将技能大赛作为提升办学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驱动,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原则,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强化训练,不断提升参赛和办赛的水平,配套出台激励措施,使得大赛成绩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
精心组赛,奋力绘就人人出彩画卷。“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月份,全校25个专业严格按照省赛流程一丝不苟地组织赛项,师生同台竞技,全员参与,数百名教师走上“点将台”,近万名学生走向“练兵场”,竞相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构建了“校赛铺面、省赛引领、国赛创优”的大赛联动机制。学校建立技能竞赛训练营,对校赛推选出的种子选手集中备赛训练。学校召开职业技能大赛总结表彰大会、出征动员会等,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为参赛选手打气鼓劲、呐喊加油。为保障师生全力参赛,学校成立有专门的参赛后勤服务保障队伍,从比赛报名、耗材采购、疫情防控、饮食住宿、用车安排、学生保险、差旅报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参赛师生把精力全部集中到备赛备战中。学校竭尽全力从时间、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参赛选手的训练和比赛,大力褒扬、奖励在大赛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为每个精益求精、勇于拼搏的技能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赛促教,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院校看大赛”成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以竞赛为导向,注重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参赛办赛,深入总结和挖掘大赛赛项的丰富资源,把大赛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把大赛标准转化为专业建设方向,把大赛装备转化为教学设备,把大赛合作企业转化形成人才培养资源,把大赛精神融入学生素质培育,把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把大赛项目融入实践项目,把大赛训练融入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校的育人成效。学校注重让教师通过大赛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需求的对接和匹配。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堂革命,落地实施国家教学标准,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以赛促学,营造技能成才良好氛围。学校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建立健全了校、院两级竞赛体制,形成了院院有特色、班班有队伍、人人能参赛的良好氛围,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大赛文化。一是机制方面,将技能大赛成绩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绩效考核挂勾,以任务为导向,发动全体师生积极参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重视技能、重视人才的发展氛围。二是在制度方面,出台《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和参赛期间生活费补助暂行办法》等制度,激励广大师生踊跃投入到技能竞赛当中,激发师生争先创优、精益求精的积极性。三是在赛学融合方面,注重大赛对学校专业教学的引领作用,将技能大赛作为师生技能知识的“训练场”、实习实训的“实战场”和教学成果的“检验场”,引导学生深入开展专业学习、提升技能水平,切实做到以赛促学。四是氛围营造方面,将“学、练、赛”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技术、比技能、争第一的热情,在学生中营造“蓬勃向上、苦练技能”的良好氛围,将技能竞赛作成为师生切磋技艺,钻研技术,展示技能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以赛促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是技能大赛最佳的竞赛场地和训练场所,学校以承办省赛为契机,着力加强贵州民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数智商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省级实训基地建设,为大赛举办提供强力支撑。一是在赛事要求方面,全面对接承办赛项设备配置标准,将新设备、新工艺引入技能大赛,促进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更新换代。二是在赛事承办方面,积极争取承办省级以上赛项,包括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电子商务技能、软件测试、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商务数据分析、法律实务、司法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数字艺术设计等高职赛项,法律实务、安全保卫等中职赛项,承办工作得到教育厅和参赛院校的一致好评。三是在促进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以承办大赛为平台,邀请省内外相关专业和领域专家,到校指导专业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匠心铸就梦想”“技能点亮人生”等内容的宣传彩旗, 一直在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