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凡读字丨围堰、撒网、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动静原创撰文:一凡
173832798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渔”。

图1:“渔”字的甲骨文写法1

相比较原始的丛林狩猎,捕鱼的危险系数较低。所以,很多原始的捕鱼方法传到今天还依旧在使用。通过“渔”的字形变化,可以很形象的看出来。比如这个“渔”字的甲骨文写法(见图1),分明就是围堰放水的捕鱼方法。

图2:“渔”字的甲骨文写法2

围堰法适合于比较浅的水塘,对于深水区来说,就适合用撒网法。于是,“渔”字的甲骨文写法还有这种(见图2)。

图3:“渔”字的甲骨文写法3

相对于围堰和撒网,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钓鱼法。再来看另一种“渔”字的甲骨文写法(见图3),高高扬起的钓竿,被下面那条巨大的鱼拖成了“弓形”,一只手正用力地往后拽着,这不就是一幅钓鱼的场景图。

甲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字,就不再一一列举。仔细想来,这些造字虽然很有意思,但一个字对应一种事物,使用起来就会很麻烦。那么,古人造字又会如何应对呢?

图4:“渔”字的甲骨文写法4

归根结底,无论使用哪种捕鱼方法,最终目的就是能逮到鱼。换句话说,就是要让鱼离开水。把所有捕鱼的方法统一成,让鱼离开水域,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渔”字(见图4)。

图5:“渔”字的周代金文写法(左)和石鼓文写法(右)

周代的金文又有了变化(见图5左),“水”+“鱼”的表达方式还不够确切,所以,又在底部加了一双“手”,表示这是捕鱼的方法。这种写法一直持续到战国后期秦代的石鼓文(见图5右)。

图6:“渔”字的小篆写法

秦统一文字后,小篆的“渔”字更加简化了(见图6),就去掉了下面的“手”。

图7:“渔”字甲骨文的其它写法

古人造字的规律总结,很好地验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渔”字甲骨文的其它有趣写法(见图7),来体会古人造字的智慧。

图8:“渔”字的字体演变

编辑

王青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