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贵安新区高峰镇数千亩水稻迎来丰收,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优质品种测产表现优异。
在高峰镇龙宝村龙宝大坝连片3163亩示范田中,有1300亩种植的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优质品种“泰丰优79”。来自省农业农村厅、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大学及江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正在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据了解,龙宝村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村,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指导下,全村水稻平均亩产从此前的530公斤左右稳步提升至650公斤左右。
现场,测产专家组严格按照程序,实地察看水稻长势,并进行收割、测量、称重等环节。经测算,该坝区水稻最高亩产达932.6公斤,平均亩产697.1公斤,较往年增产6.80%,帮助农户亩均增收82.1元。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栽培专家褚光表示:“‘泰丰优79’品质达到二级米标准,实现了产量与质量同步提升。该品种适应性强、分蘖能力好,穗粒数超200粒,结实率达到90%以上,即使在海拔1200米地区仍表现优异。”
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曾涛介绍,得益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次测产田块较去年平均增产100斤。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推动技术落地。今年,全村高产竞赛中十户人家就有八户亩产突破800公斤。
龙宝村村民刘逢春高兴地说:“在专家指导下,种植密度从原先八九千株提高到一万株以上。今年我家水稻产量比去年高了10%–20%,纯收入达到6万元。明年我打算扩种到一百多亩!”
据悉,为突破水稻种业关键技术瓶颈,贵州省已将“泰丰优79”等一批自主培育的优质稻品种列为主导推广品种。接下来,农业部门将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优化栽培模式,加强技术培训,推动良种良法配套,为全省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