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钢绳是一家老三线企业,近年来,通过强化改革创新,企业的产品卖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从“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到港珠澳大桥、英国布莱敦大桥等工程项目,都有贵州钢绳的身影。
这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黑岱沟露天煤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大露天煤矿,每天,这里要出产10万吨原煤。2005年,企业从美国进口了亚洲唯一一台吊斗铲进行采矿挖掘。这个铲子,自重5300吨,臂长110米,所有配件全部需要进口。但今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
在全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贵州制造让亚洲第一铲转起来,这一铲下去能够挖多少,答案是240吨,相当于四个满载的火车皮,这些重量,全靠咱们的10根钢丝绳支撑,目前这些绳子已经完全替代了进口。
今年春节前夕,国家能源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吊斗铲的主绷绳发生异常断裂,急需产品更换。当时该公司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联系,产品交货期均在半年以上,且价格很高。但如果用国产钢丝绳替代,企业又有着不少顾虑。
国家能源准能集团副总工程师徐志平向记者介绍,这根绳子在所有的施工绳里,这是安全要求最高的一根,如果这根绳子断裂,那么吊斗铲的大臂就会摔到地上,它的直接后果可能引起设备报废,那就是12亿的价值就打水漂了。
在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企业几经权衡,找到了有过合作的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希望他们在40天的时间里定做出需要更换的4根钢丝绳。接到订单后,贵绳公司春节期间调动了所有的技术力量加班加点,仅用22天就完成了订单生产,目前这批绳子已安全使用了6个多月。
国家能源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机电矿长陈强说,从试用的结果来看,贵绳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要高于进口钢丝绳的15%,价格是进口钢丝绳的一半,性价比是很高的。从2006年首次开始使用贵绳的钢丝绳,到目前使用数量已经达到80%,而且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最终国产钢丝绳全面代替进口钢丝绳。
量身定做,意味着更高的自主设计能力,也意味着更不可替代的市场价值。近两年来,贵绳生产的订单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来自国内外重大项目的“私人订制”,也越来越多地实现着“替代进口”。在铜仁,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的奥体中心顶棚支撑,就全部采用了贵绳生产的密封钢丝绳。
这里是铜仁奥体中心的正上空。这根钢丝绳直径达到130毫米,是国内生产的直径最大的密封钢丝绳。由这样的36根钢丝绳,支撑起了铜仁奥体中心顶部大锅盖的主体骨架。这是这类钢丝绳的一个横截面,它的外围是由Z字形异型钢丝构成的密封结构,拉力比传统单股钢丝绳增加了20%,特别适用于体育馆这样直径跨度特别大的场馆建设。而在以前,这样的钢丝绳完全依赖进口。
全密封钢丝绳,在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和合金技术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30毫米的密封绳,承载能力相当于150毫米的普通钢丝绳。而细了的这20毫米,带来的则是更轻的自重,更适合运用于大型的顶棚搭建。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铜仁奥体中心项目负责人高明清说,密封钢丝绳生产难度极大,以前国内70毫米以上的密封钢丝绳完全依赖进口。我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了大直径密封钢丝绳的生产瓶颈,成功的替代了进口。
目前,铜仁奥体中心9种规格、总重600多吨的密封钢丝绳全部由贵绳生产。
中建四局铜仁奥体中心项目经理王恩栋介绍,进口索大概需要一个亿的成本,现在我们用采用贵绳的索,只要5000万。再一个我们从生产周期来讲,我们进口索基本是欧洲才能生产,从订货到运到现场开始施工,大概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我们采用贵绳的国内生产,它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现在,贵绳的产品已销往全球40 多个国家,FAST、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上,都有它的身影。此外,贵绳还积极参与着行业标准的制定,在去年成功主导钢丝绳国际标准ISO2408的修订后,今年,又依托铜仁等新项目经验,着手《建筑结构用密封索》国家标准的起草。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陆萍给记者说: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现状,我们国家工业许可证的发放量是世界第一,但是由中国主导修订的国际标准只占世界总量的1%。所以,我们想通过试点工作,将我们一线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以及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同时通过标准的引领来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