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汛期,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回想贵州今年遭遇的几场突发灾害,有些画面至今让人难忘。
深夜暴雨倾盆,山洪咆哮。贵州三都县的潘吉得将一只不锈钢盆敲得山响,唤醒了附近沉睡的村民,在山体滑坡之前成功避险。
另一边,猴子河特大桥告急!黎国林与同事冒险加强高速巡检,对上百辆过桥车辆及时叫停,将险情死死扼住。
在乌江百里画廊,一位女船长在巨浪扑顶之际冷静指挥“开窗!穿救生衣!冲滩!”,七分钟生死时速,让全船人脱险。
这些瞬间的决断,绝非偶然,而是责任与勇气的千锤百炼,是凡人在危急关头爆发出的超力量。
有的灾难无法预告,但凡人勇气可筑长城。他们能迸发“超力量”,还因背后站着坚实的制度铠甲:三都县“结对明白人”机制将灾害预警的触角延伸到村子最末端;高速巡检的“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模式,筑起生命安全的移动堤坝。
洪水退去,贵州的坚韧正破土重生。这里没有超级英雄的传说,只有泥泞中紧握的手、雨夜里嘶哑的呼喊、断桥前坚定的拦截和巨浪前沉稳的舵盘。正是这点点凡人之力,在完善的机制护航下,铸就了守护家园最坚实、最可靠的生命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