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叙·非遗——传承“苗绣”文化  编织锦绣前程

动静原创文体旅事业部
1661259900
积分商场

苗绣不仅仅是一种技法,更犹如文字一样,是苗族文化的载体。形象地说苗绣正是通过前辈的传授和同辈之间的相互学习,而获得共有认识的方法和物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掌握苗绣的成员,一般都是女性。因此,当我们盛赞苗绣因体现了苗族文化而伟大时,别忘了这其中居功至伟的苗族女性。苗族女性对于苗绣,她们不仅能创作出绣品,而且还把绣品穿在身上,用在生活中,让苗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着活态的存在,让这个民族的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获得了民族的文化,完成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石丽平,本期叙非遗主讲嘉宾,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鸽子花·松桃苗绣文化品牌创始人、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铜仁市首批“三名”工作室主持人。

石丽平从小深受苗族文化熏陶,对苗绣怀有深厚情感。长大后,她遍访名师,潜心学习苗绣技艺。2000 年起,石丽平用了 8 年时间收集、整理、记录苗绣历史和技艺。2008 年 12 月,石丽平带着 3 名绣娘组建了松桃苗绣团队,开始苗绣创业。

石丽平始终把苗绣传承和群众脱贫放在首位,一针一线绣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苗绣产品,用心用情帮助困难群众,“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苗绣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和乡亲们一起奔小康。”石丽平说。为收集整理贵州刺绣纹样,石丽平徒步 30000 多里,走遍贵州各地;为让学员实现居家就业,石丽平上门开导群众,开设苗绣培训班;为让产品走出贵州、走出国门,石丽平将传统图案与苗族文化、现代时尚元素完美融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贵州特色的产品。

石丽平以苗族刺绣、银饰、服饰设计制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融入贵州元素,加快文化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创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自主品牌,其创作的“鸽子花”绣品经国家民族博物馆推荐,被联合国选作礼品;她研发的“金丝猴”“百苗图”等作品畅销到67个国家和地区,“苗族披巾”被外交部定为外交礼品。

播出平台:

贵州4频道,动静APP《叙·非遗》专栏

频道播出时间:

8月27日 19:30—20:00

编辑

孙东

责编

潘绍玉

编审

叶茂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