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龙里县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不断发力,借助“龙里豌豆尖”国家地理标识保护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品牌名片,持续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如今,龙里特色农特产品豌豆尖也已经远销“北上广深”,年产值达6000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在湾滩河镇金批村,绿油油的豌豆尖生机盎然,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豌豆尖。据了解,该村充分抢抓农时茬口,利用秋收结束后的“冬闲地”发展短平快的豌豆尖特色产业,陆续种植了700亩豌豆尖。经过一个多月的孕育,当地的豌豆尖已经进入采摘季。
“今年我家种植有4亩豌豆尖,现在已经采摘了第三茬了,总共得2000元左右,我还种植了晚季豌豆尖,可以采摘到明年的三月份。”该村农户岳英告诉记者。
收购商到豌豆尖种植基地收购豌豆尖
豌豆尖生长期短、采摘周期长,下种后20多天便可采摘第一茬,之后可连续采摘多茬。目前,有不少收购商直接到豌豆尖种植基地收购,收购价格为2元/斤。
群众在豌豆尖集中加工点分拣精品豌豆尖
一边是繁忙的采摘景象,一边是紧张的加工场景。在湾滩河镇豌豆尖集中加工点,务工群众们正忙着将豌豆尖制成精品,经过加工,“毛货”豌豆尖将通过“掐头去尾”蜕变成质量上乘的精品。
“豆贝”豌豆尖
据介绍,加工分拣的豌豆尖被分成了三个品级,第一个品级叫“豆贝”,是最优的豌豆尖产品,第二个品级叫“精品”,第三个品级叫“一叶一心”,价格从5元到130元不等,这些不同品级的豌豆尖将通过分拣包装预冷后,搭乘飞机空运直销到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为了保障产品的新鲜度,销往省外的豌豆尖都是早上采摘,晚上运送,下午采摘的豌豆尖,第二天一早运送,保证24小时之内送到省外市民的餐桌上。
早在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湾滩河镇获批“中国豌豆尖之乡”,豌豆尖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
“我们加工豌豆尖是按计件算的,一天可以加工三四十斤,可以得100元左右,也能照顾家里面,我们很满意。”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农户岑祖会说。
据了解,每年豌豆尖生产销售的季节从10月初持续到第二年3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发展豌豆尖产业,5个月就可持续带动当地200余人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分拣豌豆尖是个手工活,机器代替不了,我们每天都要支付1.5万元工资出去。”贵州百顺劳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英说道。
金批村豌豆尖种植基地
近年来,龙里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精品蔬菜豌豆尖种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方式、加大规模种植、拓展市场销售等形式,把豌豆尖做大做强,做成了品牌。豌豆尖是龙里县特色优势单品,也是实现农户稳步增收的区域品牌产业。
数据显示,2022年,龙里县共计种植豌豆尖3万亩,带动2500余户农户种植5000亩,带动群众增收2000元以上。豌豆尖单季亩产800公斤,年总产量2400万公斤,年产值达6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提到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要求,大力发展豌豆尖特色产业,力争形成集标准化生产、分级包装、物流配送、品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龙里豌豆尖品牌的品质及知名度,进一步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龙里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杰表示。
(通讯员:张登艳 刘匀龙 淳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