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6日),贵州最后一例在院治疗确诊病例在将军山医院治愈出院。至此,贵州省在院确诊病例全部清零!
“小粉红”终于退烧,回到“白生生”!
伴随着清晨的到来,还有个好消息。截止3月15号,贵州已经连续28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在宣布“非典”、埃博拉等疫情结束时曾基于一条标准: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经过两次病毒检测均呈阴性起两个潜伏期后,将被认为该疫情已经结束。李兰娟院士也在公开采访中说到,一个地区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之后,再过28天,两个潜伏期,如果没有新发病人就是比较安全的。
疫情的阴霾还在,但春天,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从1月22日发现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3月16日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清零”,贵州用了55天。
戳视频看贵州战“疫”时间线↓↓↓
由于部署决策得当,防控措施到位,贵州确诊病例数长期处于低发状态。每10万人确诊病例0.36人,低于周边省份。
虽步履维艰,但贵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1月22日,贵州首例疑似病例确诊。贵州确定全省108家定点救治医院名单;
1月24日,贵州省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全省仅有4例病例的情况下;
1月25日,贵州把将军山医院和省职工医院共同作为面向全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定点医院;
1月27日,贵州指定183家定点发热门诊;
1月28日,贵州首例患者宣布治愈;
2月5日,贵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五类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
2月10号,贵州确诊病例数“破百”;
2月15日,黔西南确诊的4例病例清零;
2月17日,贵州累计确诊病例146例。贵州治愈当时全国出院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宝宝;
2月21日,铜仁清零;
2月24日,黔东南清零;贵州治愈出院人数“破百”;贵州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2月26日,安顺清零;
3月11日,黔南清零;
3月12日,毕节清零;
3月13日,遵义、六盘水清零;
3月16日, 贵州新冠肺炎在院确诊病例清零。
还有一些数字是必须镌刻在贵州这条“清零”时间线上的。
“3+2+8”救治体系,3家省级三甲医院,2家省级集中救治医院和除贵阳之外8个市州的定点救治医院。
4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5个最严,严守一线医护人员“零感染”底线。目前,省内医疗机构和援鄂医疗队未发生一例医护和防控工作人员医源性感染。
10万基层医务人员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驻守卡点检测体温、深入密切接触者居所开展医学观察,牢牢守住社区农村这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第一线。
14.5万多人接受核酸检测,贵州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五类人群”集中核酸检测,持续推进新增人员检测和“七种人员”再检测。
111万人次,这是目前贵州针对新冠肺炎,利用四级远程医疗系统组织培训的人次总数。线上是26轮全员医务人员培训,而线下的诊疗业务培训人次也达到了45万。
梳理贵州战疫时间线可以看到,命令一道接着一道,部署一次紧过一次,这是一场全民战“疫”。
从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到坚守岗位的党员干部,从严防死守的公安民警到加班加点的社区志愿者,从宅在家的普通市民到为民服务的环卫、电力工人,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共赴战场,一道抗击疫情的无形防线在黔中大地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筑起来。
“查、防、控、治、保、导”步步为营,“管点、控线、畅面”多管齐下,紧盯重点人群不放松、加强省界管控不懈怠、畅通省内交通保流通,贵州织起了最细最密的“安全网”过滤病毒,坚决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势头。
今天,贵州初三高三开学了。戴着口罩,他们迎来了特殊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科普课、学习成长励志课、立德树人思政课。
疫情,给所有人都上了特殊的一课。
就像教育厅致全省高三初三年级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中写到的一样,我们看到过忧虑,也看到过担心;看到过牺牲,也看到过泪水,但我们更看到了无所畏惧的坚守,看到了执着逆行的勇气,看到了涓滴成河的大爱,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