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入实施“数字活市”战略,以产业链思维推动电子终端产品、服务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目前,贵阳贵安已云集一批电子信息制造重点企业,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持续加速奔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服务器正在生产、组装、下线。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两条数字化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200台服务器、500台计算机。为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公司每个月都会对测试系统进行升级。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邓顺辉表示,目前整个工艺优化主要是聚焦自动化测试,之前公司的测试项有180项左右,通过不停地迭代,到今年为止公司已经到200多项了。
成立3年多来,该公司累计实现产值12.8亿元。未来,企业计划推动“鸿蒙+AI”的国产技术应用于贵州的教育、交通等场景。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茜说,基于鲲鹏+昇腾 AI+海思,一个丰富的计算国产化、智能化产品体系,从“贵州造”到“贵州研”,同时也是由计算延伸到AI大模型以及行业的应用,服务贵州的一些优势的行业场景,不断地去提升企业的差异化市场竞争力。
在贵州广电五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忙着装配一批搭载了扩展卡的网络安全服务器。该企业主要生产定制化服务器,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贵州广电五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陈俊吉介绍,公司国产化的一个产品,具备了通电冗余的功能,保证它在电源损坏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它还搭载了卫星定位,能够扫描卫星的数量及信号源,满足客户在特殊场景下的运用。
企业的两条生产线可达到每年5万台服务器和20万台PC机的产能规模,落户贵安新区一年来,已生产1万余台服务器,产值达5亿元。
贵安发展·光谷智算产业园暨贵安机器人创新产业园是全国云、数、网融合的先试先行项目,自去年正式开园以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园区算力的核心应用方向,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12家企业,签约投资额达15.8亿元。
作为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第二运营中心的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是该产业园首个落地项目。去年底落地,今年1月,公司研发生产的首台机器人就正式下线。
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贵安运营中心主任仲佳华告诉记者,公司这款机器人叫潜伏式搬运机器人,基于独特的3D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不需要标识、不需要人工干预,它可以自主完成导航、避障、对接等基础动作。
这款机器人最大承重两吨,目前,公司试运行的生产线每月产量可达150台。
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西南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何世广表示,场景的话主要是运行在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现在这一批订单主要是发往广东佛山、西安等地。
下一步,公司还将开通四条生产线,逐步在贵安新区打造年产值超10亿元的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产品智能制造基地。
贵州贵安新区光谷智算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总监宋明哲说,威迈尔机器人首台设备下线标志着企业在贵安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组装能力,随着企业产能的逐步释放,对新区本地化配套的需求也将相应提升。配套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通过算力赋能机器人软硬件迭代,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又通过算力进一步训练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演化,这也是算力产业园引导入园企业发挥资源优势,赋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价值所在。
目前,优地科技、珠海速课科技等6家签约企业正陆续进场装修。接下来,园区还将在深圳、上海等地开启招商计划。今年一季度,园区预计可完成租赁协议签约项目5个,签约金额10.65亿元。
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奂祎告诉记者,贵安新区将继续围绕三大产业基地,加快推动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机器人控制系统、执行系统等关键配套产业落地,打好招商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