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记者“侗”起来,到肇兴网红打卡

动静原创
1742814540
积分商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肇兴侗寨考察时强调,要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作为贵州调研首站,肇兴侗寨以四大文化地标诠释传承:寨门侗歌迎宾、白鹭湖桥入画、蓝染工坊织梦、鼓楼榫卯立魂,过去一年,超百万游客在此见证非遗技艺与文旅经济共生的奇迹。本台四名记者沿着总书记在肇兴的足迹,带你感受千年侗寨里蜡染冰纹的匠心、风雨桥下的歌声,领略侗族文化的魅力。
动静原创

寨门图腾:百万游客驻足的文化迎宾礼

网红打卡第一站,记者来到了肇兴侗寨入口处。

她身后这座绘满民族图腾的寨门,是侗族人节庆和重大活动的时候迎宾送客的重要场所,也是侗族大歌经常响起的地方。

走近看,门檐上画满了侗族人对山河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现出他们“天人合一”的生活美学。去年,超过102万名游客从这里走进肇兴,也为侗寨带来超10亿旅游收入。

湖光桥影:白鹭湖畔解码侗族浪漫美学

肇兴侗寨网红打卡第二站,记者来到出片胜地白鹭湖。

"绍"在侗语中意为白鹭栖息地,白鹭湖因此得名。湖面倒映着被誉为"侗族建筑美学巅峰"的风雨桥,榫卯结构的廊亭兼具社交与审美功能——白日是纳凉对歌的公共空间,夜晚化身青年男女"行歌坐月"的爱情见证地。游客在此既可捕捉侗寨倒影成画的绝美风光,更能感受传承千年的诗意栖居智慧。

蓝染冰纹:600种文创背后的非遗新生计

蜡染之美,始于蓝白,用心雕琢,惊艳时光。肇兴侗寨网红打卡第三站,记者来到了独一无二的体验蜡染工坊。

吊脚楼工坊里,蓝靛染料正与蜂蜡碰撞出独特的冰裂纹理。肇兴侗寨将鼓楼、风雨桥等文化符号融入蜡染技艺,开发出服饰、家居等6大类文创产品。

指尖翻飞间,非遗技艺化作乡村振兴的"经济密码",去年带动周边200余户家庭增收。游客不仅能观赏蓝白交织的艺术创作,还可亲手体验这项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千年工艺。

鼓楼立魂:五座吉尼斯建筑里的侗寨精神图腾

来肇兴侗寨打卡的第四站,鼓楼你一定不能错过,它高耸入云却不用一钉一铆,雕梁画栋尽展民族风貌,是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奇观。

以"仁义礼智信"命名的五座鼓楼群,构成肇兴侗寨的心脏。鼓楼位于侗寨的中心,也是侗族人民的精神象征,村民们集会、议事和举行庆典都在鼓楼进行,可以说一座鼓楼,一个火塘,既见证了侗家人的人生百味,也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在肇兴有“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它们高低、大小各异,“肇兴鼓楼群”在2001年就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如今,游客穿行其间,既能感受榫卯结构的建筑智慧,亦可触摸侗家人"火塘文化"传递的温暖。

从寨门迎宾歌到鼓楼火塘会,从蓝染工坊到湖心风雨桥,肇兴侗寨正以"非遗活态传承+现代文旅体验"的创新模式,让千年文化基因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真正实现了"让传统纹样解码时尚,让一步一景赋能共富"的发展新路径。

记者

朱彬 杨民铭 田婷婷 万好 刘粒粒 赵毅 阮博文 梁林杰 宁波

编辑

范洋

责编

朱彬

编排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