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老兵的抗战记忆 | “一声巨响,一发炮弹正好在我身边炸开了花”

动静原创
1756602479
动静原创
张兆民,1928年11月20日出生,河北大名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兴仁县委书记。本文是他的口述。

1941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县抗日高小。进人高小后,学校安排我担任学生救国委员会主任、兼学生大队长。1943年,还不满15岁的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第一个学生党员。由于学习和工作成绩突出,还没毕业,我就被安排在学校工作。那时的工作,除了抗日文艺宣传外,主要就是在日本鬼子扫荡的时候,组织学生和群众转移。

在一次组织群众转移中,日本人在后面一边开枪、开炮,一边紧追着转移的群众不放。我爬出壕沟,观察日本鬼子的动向。正在这时,“碰”的一声巨响,一发炮弹正好在我身边炸开了花。我低头一看,两只脚杆都在流血,来不及思索,我便一轱辘滚下壕沟。此时,有人发现我受了伤,急忙牵了毛驴过来,将我扶上毛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过了一天一夜,我被转移到分区医院,医院在农村老百姓家。卫生员检查之后告诉我,没有伤着骨头,仅皮肉伤。简单的包扎后我活动活动,感觉没事就回到了学校。

再后来,组织将我从学校调到束馆区团委,从事宣传工作。全区42个村庄,每个村都建立起了青年团组织。

束馆区有一伙日本鬼子,30多人,他们霸占小学建起据点,还专门找来一位懂日语的中国汉奸做翻译。对点头哈腰的翻译汉奸,当地村民恨之入骨,一心盼着游击队将之铲除。那时,大名县有抗日游击大队,各区有区小队。我们束馆区游击队决定寻机将他铲除。

调查发现,翻译汉奸与一地主女儿有勾搭,时不时在地主家住宿。这天,接到翻译汉奸又到地主家去的通知后,区游击小队派出6名队员组成锄奸队,执行锄奸行动。

夜里,锄奸队翻墙进入地主庭院,此时,汉奸翻译也有所警觉,从枕头底下悄悄掏出手枪。短枪组一脚将房门踢开后,一滚身就来到了床边。几乎在同一时间,翻译汉奸也连续扣动了扳机,但他的枪口高了一点,子弹从锄奸队员们头上飞过去了。没等翻译汉奸再有行动,锄奸队一连几枪就结束了他的性命。

后记:

1964年,张兆民到贵州工作,先后担任黔西南州普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普安县委副书记、书记,贞丰县委书记,兴仁县委书记等职务,1984年8月离休。

记者

郭秋含

编辑

郭秋含

责编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