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兴则全域兴。兴业才能强县,强县才能富民。
从龙里经济开发区优势产业的规模聚集与错位发展,到荔波世界遗产地“软硬兼施”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从六盘水让浑身带刺的野果变身亿元级健康食品,到威宁双河村通过水果盆栽实现户均增收八万元,各地激活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书写着“靠山吃山”“点绿成金”的新故事。
这些事实也证明: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只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重大时刻,我们更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努力提升增长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