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 息烽抗战历史人物 千古功臣——杨虎城

爽爽贵阳红色息烽
1756128600

杨虎城(1893-1949),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爱国将领。

早年,杨虎城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出师北伐、回陕主政,先后任国民军联军第十路军总司令、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当日军铁蹄踏破热河、进犯长城时,他主动请缨北上杀敌。“福建事变”爆发,他积极寻求建立更广泛的抗日同盟。1933年,他与红四方面军达成“共同抗日、互不侵犯”的协定,展现了团结御外的远见卓识。

1936年春,张学良、杨虎城所部先后与红军实现了停战,进而建议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对张学良、杨虎城的言行有所警觉,遂调大量嫡系部队入陕,并于12月4日由洛阳亲抵临潼,要求张学良、杨虎城开赴陕北进剿红军。张学良、杨虎城以各种方式恳求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联合各阶层各党派共同抗日,蒋介石不听。12月12日,他与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并扣留了蒋介石,迅即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同时电请中共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周恩来赞誉此举是“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历史转变关键”,称张学良和杨虎城为“千古功臣”。

12月25日,蒋介石“以领袖人格担保”答应逐步实施“八项主张”,由张学良陪同回到南京。但蒋介石到南京后背信弃义,先扣押了张学良,接着又逼杨虎城辞职。1937年6月,杨虎城被解除兵权后,被迫出国考察,他在旧金山、巴黎、伦敦等地发表抗日演讲,争取国际支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杨虎城在欧洲曾两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回国抗日,均遭拒绝,后经宋子文斡旋于同年11月经香港回国。他在给宋子文的电报中写道:“愿以戴罪之身效命前线,任何职务,任何阶级,皆所不计。”然而,杨虎城回国到南昌即被软禁,并将其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骗到南昌一同囚禁,先后被押解到长沙朱家花园、益阳桃花坪监禁。1938年起,先后被关押于贵州息烽集中营、重庆杨家山和贵阳麒麟洞。

1938年11月至1946年7月,杨虎城一家被秘密囚禁在息烽玄天洞近八年。这是一个天然的大山洞,原是一个道观,面积约3400平方米。特务们将道士撵走,强占了这个地方。洞内终年不见阳光,阴冷潮湿,寒气刺骨。特务们看守特别严,三层重兵把守,对外封锁消息。他的夫人谢葆真是中共党员,也受到严酷的审问和拷打,加之地牢中生下的幼女杨拯贵不幸夭折,以致精神失常。

期间,戴笠曾来息烽玄天洞“看望”杨虎城,他对戴笠说道:“请回去转告蒋某人,要么放我出去抗日,要么把我杀了!”铁窗十二载,杨将军未能再赴沙场,但丹心始终向着抗战烽火。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曙光将现之际,杨虎城将军在重庆戴公祠惨遭秘密杀害。他虽未死于抗日前线,但其一生为民族存亡的赤胆忠心,早已在抗日丰碑上镌刻下不朽之名!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汤成伟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