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7号),新浪发布了“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贵州“修文农投猕猴桃大数据融合产业项目”位列榜首,“罗甸县郎当合作社火龙果大数据项目”排在第三位。
本次发布的应用案例是新浪利用社会化大数据分析工具统计梳理近一年“大数据+扶贫”案例的网络传播情况得出来的。
据了解,贵州修文农投猕猴桃大数据融合产业项目,主要通过建设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云平台,记录了修文县495家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信息,实现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覆盖全县超过5万亩果园,占修文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的三成左右,促进每亩提高产量20%、降低投入20%、增收500元。
罗甸县郎当合作社火龙果大数据项目主要通过完善基地基础物联网设施、建立数据生产模型和网络溯源销售平台,不断完善火龙果种植体系、提高火龙果产量和品质、拓宽销售渠道。
经新浪统计,近一年来,在汇聚大数据扶贫政策、资金、技术和项目的西部地区中,贵州以65.8万的全网声量位列第一;北京、上海作为大数据扶贫政策、资金、技术和项目的输出地,获得了最多的全网声量,分别达到132.6万和75万条,可见在东西部对接与协作、大数据应用与融合方面,贵州取得的新成果、打造的新模式已经成为舆论的聚焦点、“大数据+扶贫”应用领域的典范。 另外,据新浪发布的“大数据+扶贫”关键词云来看,“扶贫”、“脱贫”、“服务”、“产业”、“经济”等词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词,词频均超过300万,可见网民对“大数据+扶贫”领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