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组织了2025年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案例评审结果近日揭晓,铜仁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郭征帆老师撰写的《“五个坚持”领航,党史公文赋能:铜仁学院秘书实用写作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案例荣获一等奖。
据了解,该案例以办公厅工作“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为指引,将党史经典公文巧妙融入秘书实用写作教学,构建起“六步七性”教学模式。“六步”即导入激趣、研学汇报、正反对举、扩而充之、温故知新、思与境偕的教学流程,“七性”指教育性、实用性、丰富性、前沿性、思辨性、研究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的教学特性。例如在导入环节,借助1951年东北局反腐报告,将专业规范与廉政教育自然结合;正反对举环节,通过深度剖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经典文献,让学生在掌握写作精髓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
在教学实践中,郭征帆老师还打造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新媒体平台”三维立体化育人体系,多维度激发学习动力。课堂上依托学习通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全流程管理;秘书协会组织“党史公文我来学”等活动,以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深化学习效果;运营八年的“微秘苑”公众号,通过“史海寻秘”专栏等推送数千篇优质资源,构建起移动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自然接受思政教育。
学生书写党史公文中的名句
“本案例具有鲜明的典型特征与推广价值,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范式,适用于文科类专业及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文秘培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验也具有普适参考价值。”郭征帆说,“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给予我的肯定与鼓励,未来,我计划从加强跨校合作共建党史公文教学资源库,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探索‘思政+专业+AI’创新路径等方面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
课程荣获贵州省级“金课”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育人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设立的重要机构。此次铜仁学院的获奖,不仅是对该校在课程思政领域创新探索的高度认可,更是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推动全国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来源:铜仁学院 曾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