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对于血液疾病的早期认知,可能还停留在像贫血这样的问题上。但需要明确的是,贫血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多种疾病共有的表现。所谓贫血,是指人体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状态。绝大多数贫血属于良性病变,通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有效改善甚至治愈的。
而白血病则完全不同,它属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治疗起来更为复杂。因此,虽然部分白血病患者可能伴有贫血,但贫血并不等于白血病,两者有本质区别。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贫血呢?一类是营养不良者,比如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孕妇等,由于造血原料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另一类则是存在慢性失血情况的人群,例如长期痔疮出血、鼻腔或牙龈反复出血,以及女性月经过多等。这些情况往往被忽视,但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体内铁储备持续消耗,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点击海报进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