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冲泡,顾名思义是指展现贵州茶品质特点的冲泡方法与技巧。即"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不洗茶、茶水分离"。在说明贵州冲泡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为什么提出这样有悖于原有教科书针对绿茶的冲泡方法,又是在什么样的条件、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提出这样的冲泡方式。
贵州,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其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优越条件,对茶树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海拔高一千米,温度就降六度,空气就越稀薄,气压也就越低。在这样环境里生长的茶树,茶叶势必相应加快蒸腾作用即代谢,为了减少芽叶的蒸腾,芽叶本身不得不形成一种抵抗素,来抑止水分的过分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其次,由于有雾天气多,空气湿度比较大,这样长波光被云雾遮挡,但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而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贵州地区昼夜温差大,山高温度低,对茶叶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贵州种茶的地方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土层深厚且通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加上树木葱郁,落叶多,使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也是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质地优良的一个因素。
目前,我省绿茶产品常见外形有:卷曲形、盘花颗粒形和扁平形。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贵州绿茶独一无二的品质特点"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贵州茶代表性的四款茶"三绿一红":条索细紧披毫的都匀毛尖、扁平直滑的湄潭翠芽、盘花状墨绿油润的绿宝石,色泽乌润金毫显露的遵义红。在有种得好茶,制得好茶的贵州自信下,我们如何泡得好和说得好呢?"贵州冲泡"应运而生。
"贵州冲泡"的初衷,就是以简单有效的方法做到人人泡出好滋味。2014年我们提出"高温开香 迅速出汤"的基础论点,在此基础上不断实验和提炼了"贵州冲泡"。"贵州冲泡"推广三年来,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茶友的追捧。
高水温,即初沸之水,高于书本上所写的85摄氏度,视茶品原料的区别,幼嫩茶青原料需要细水慢吊,头两泡水动茶不动,三泡四泡水动茶微动,五泡以后水动茶滚动;成熟芽叶则需要提水单点高冲,水动茶滚动;出汤时注意为轻缓低出。茶汤的清明透亮是高质量茶汤的表现之一,在不用茶漏的情况下,唯有轻柔对待。茶的品质和茶汤的内含物质含量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酚氨比基本保持不变,茶汤更浓更爽,人体可吸收的有益成分相对更多。
多投茶,茶水比越大,茶汤中内含物质总量随茶量的增加而增加。好茶不仅不怕高温烫,更是不怕多投放。武夷山、云南的同行泡茶都从十余年前的每次7.5克,变为8.3克、到10克,人家成熟芽叶都在标准盖碗(130毫升)的情况下如此的投放。1:10的茶水比,你试过吗?优质的贵州茶,会给你惊喜的!PS:趁手的器具和精确到0.1的克秤是事茶人的必备!严谨细致的态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茶汤享受。
快出汤,随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的酚氨比增加,导致茶汤涩味增加,茶汤品质下降。要根据茶品外形和制作工艺相对的区别对待。茶汤质量的变化轨迹类似抛物线的运动轨迹。因此,每一次出汤时间相对要比上一次是延长的。总之要达到饱满的茶汤,适宜的汤温,都是在这个环节来体现"看茶泡茶"的功夫。同时我们还需注意,所有茶类在冲泡时应出尽茶汤,避免影响后续的茶汤口感。
茶水分离,这是喝到高质量茶汤的必要条件,只要条件允许,请您尽量做到茶水分离。一个杯子泡,泡好,把茶汤分离到另一个杯子中,这就是最简单理解的茶水分离。
不洗茶,不仅是我们对"干净茶 干净人"的追求和信心,更是对头道茶高质量茶汤的不舍。
"贵州冲泡"的精髓是"高温开汤、迅速出汤",在此基础上,可变幻万千、滋味万千、玩味无穷。在"贵州冲泡"的原理下,"看茶泡茶、看人泡茶"是很有必要的。
好茶不贵(价格不贵),贵(品质高贵)在黔茶!
撰文: 李亚轶 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