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7月18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彝族同胞们身着盛装,与八方游客共度火把节。
赫章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毕节市赫章县阿西里西·二台坡景区,彝族同胞手持火把,点燃了直径长达3米的巨型火塔,数米长的火龙在主会场蜿蜒游走,游客们也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布摩传承人陈卫军告诉记者,火是人们向前发展的一个指路明灯,能够把各族人民的心聚在一起,要永久不息地把它传承下去。
今年,毕节市将火把节和避暑康养游结合,策划了民俗表演、音乐会、美食品鉴等30多项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为了这个火把节,我们在这多待了两天,这里人好,气候很好,希望朋友也到毕节来玩。”武汉游客潘润明告诉记者。
在六盘水市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非遗传统舞蹈《撮泰吉》,以古老传说为主题的情景戏剧轮番上演,上万名游客与当地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舞来,共同感受火把节的热烈氛围。
来自美国的游客Robbie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六盘水。这里有非常独特的文化,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真的很有意思。”
让火把节的“火”与“热”再度升温,今年,六盘水市水城区、盘州市等地依托各类节日,打造多元体验活动,全力做好避暑旅游。
“今年的火把季为期一个月,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精彩,我们将非遗以及科技相结合,让更多的观众去了解彝族的文化历史。”贵州水城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倩倩表示。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彝族火种在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上传递。当地结合灯光科技,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游客陈高全激动地说:“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不忘历史,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强大。”
作者:六盘水融媒 涂也 于滨 李盈莹 王仲 毕节台 罗大富 马润润 黔西南台 彭丽 孔令相 水城融媒 晴隆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