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202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暨贵州科技节“创新黔行·聚势赋能”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在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启幕。贵州技术交易市场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5个专区启用,进一步推动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活动现场,贵州大学、贵州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贵阳康养职业大学五家单位与有关企业签订了8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协议。兰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优秀成果登台亮相,项目涵盖功能材料应用、微矿分离及土壤改良、AI煤炭开采等多个技术领域。
中南(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河道云企业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孟丹介绍了研发的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可帮助矿山企业提高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孟丹告诉记者,团队将AI技术与工业互联网、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封装为智能化功能模块,构建起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旨在解决矿山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该平台已在湖北、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地应用。下一步,孟丹团队计划针对贵州省矿业特点,以‘富矿精开’为核心导向,推动该技术在本地矿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贵州大学副教授余照阳团队,经过10多年的研究,将串珠绳锯用于倾角大于45度的急倾斜煤层开采,填补了急倾斜煤层无法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的技术空白。余照阳表示,2019年,急倾斜煤层高效开采工艺在水城阿戛煤矿成功落地;近期,团队与正安桥溪河煤矿达成合作共识,拟将该技术应用于矿山开采实践。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既能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协同发展。
据介绍,自去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贵州技术交易市场聚焦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重点领域科技需求,搭平台、汇资源、聚人才、建体系、促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共举办产学研各类活动120余场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近600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70项。根据工作部署,预计到2027年,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培育”双轮驱动,全面建成覆盖全省的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市(州)专区,基本建成要素齐备、效能突出、充满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