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就做完了?我原来产检B超要做半个来小时呢。”
“今天B超排队的人怎么这么少?”
“现在贵医附院产检B超这么好约吗?”
自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超声部引入了人工智能系统一个月以来,这是听到患者最多的反馈。
那么,AI是如何运用到B超诊断中的?在昨天(9月21日)上午开幕的贵州省产前产后一体化系列巡讲(贵阳站)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超声部主任唐瑶。
唐瑶介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超声部引入的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贵州省人民政府特聘省管专家李胜利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人工智能超声工作站。该工作站实现了对产前超声标准切面实时质控、精准识别及迅速捕捉,不仅大幅减少报告书写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还显著缩短三级产前超声检查时间,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系统能实时显示未采集切面,确保各孕周检查对应的必采切面完整采集,有效杜绝漏采和漏诊风险。
“在人工智能超声工作站的辅助下,我们的医生每天接诊的病人更多了,也能按时下班了。对于孕妈妈们而言,等待的时间更短,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还能实现不用预约,即做即走。”唐瑶说。
在研讨会上,李胜利教授通过人工智能超声工作站演示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全过程及导致胎儿严重智力障碍的脑皮层发育不良产前超声诊断全过程,从图像自动抓取、自动参数测量、报告一键生成到事中实时质控、预后随访,极大地提升了产前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释放医生的时间,更专注于胎儿解剖结构的深入观察,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在科研领域的潜力。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人工智能超声工作站还提升了产前筛查的同质性和质控标准,为临床实践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年轻医生通过教学系统对标准切面中的关键结构进行反复学习和描绘训练,能不断提高对超声解剖结构的认识以及为后续疾病诊断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全省首家使用人工智能超声工作站的医院,开启了智能化、高效率、高准确度的产前筛查新时代,为产科超声医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解决方案,大幅提升孕妇筛查率及缩短孕妇候诊、检查的时间,有效降低胎儿致死性畸形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此次研讨会还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戴晴教授、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耿斌教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范祥明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谷化剑教授等专家现场授课,来自全省9个地、州、市的300余名医护人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