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岁的龚博翔,2013年从安徽老家来到贵州大学读研究生。现在他是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六度创客工场创始人。
2014年3月,还在读书的龚博翔就成立了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个项目是“从江旅游新媒体”,通过公众账号,定期推送“从江苗乡侗寨的民俗故事”,将景观通过3D虚拟技术推送至用户手中,让人有完整的全方位体验。
“旅游与文化从来分不开,有故事的景区,才有魅力。”龚博翔认为,由“从江旅游”延伸的“智慧旅游”项目,让体验者不出家门身临其境、玩遍全球,这将为体验者带来极大的享受。后来,溪山科技团队研发的这款产品荣获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贵州赛区银奖。
首个研发项目成功后,龚博翔和他的团队创业路越走越宽。他们先后和共青团贵州省委、茅台集团(天朝上品)、民生药业、鸿基地产等机关、大企业有了不少的合作。到2014年底,刚成立八个月的公司就接到了近50单业务,实现了盈利。
从一个地地道道的“贵漂”慢慢演变成为“贵定”,龚博翔表示,在创业初期,团队不仅获得了政府部门给予的如场地优惠、税收优惠、项目支持等配套政策和孵化的有力资源。同时,贵州大学还提供了优越的办公场所、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实实在在享受了贵阳大数据和人才引进的快速发展的政策红利,让他在创业路上更顺畅,坚定了留在贵阳发展的信念。
2017年,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通过软件CMMI3级认证;2019年搭建了贵州省委组织部人才申报系统;2020年成为中国天眼在省内的唯一软件服务商;2021年与贵州大学、百度联合成立溪山AIOT研究院。近几年来,溪山科技的营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4项专利、36项软件著作权、4件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帮助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创客,龚博翔还在贵州大学内建立了众创空间——六度创客工场,为广大创客提供场地、设备、指导。创客工场内配有3D打印机、人工智能实验室、VR影像制作室,数控车床,航模中心、木工工艺坊等设施,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贵阳市市级众创空间”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1年,六度创客工场已累计孵化企业46家,带动就业人数100余人。从创业至今,龚博翔也见证了贵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这里充满挑战和机遇,年轻人,就要敢想敢试敢去做,我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有志于创业的人们提供创新的土壤,让他们在此生根发芽。”龚博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