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健康先行。在水城区海坪街道,一幅“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服务送上门”的健康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融合景区与乡村的特殊区域,海坪街道既服务着往来游客,更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健康。五年来,当地以健康守护工程为抓手,从医疗设施升级到服务质量提升,从医保兜底到精准服务,全方位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海坪街道地处野玉海景区核心区域,辖区内居民与景区游客流量叠加,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迫切。此前,当地群众看病需前往玉舍镇卫生院,往返耗时久、不便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海坪街道卫生院的成立成为关键举措。
水城区海坪街道卫生院院长田鹏介绍:“海坪街道卫生院于2020年4月1日在玉舍镇卫生院野玉海分院的基础上独立成立,海坪街道卫生院现设置有临床全科诊室、中医科、公共卫生科、医技科等科室,能基本解决景区游客及辖区内居民看病难、治病远的困境。”

海坪街道卫生院的独立运营只是起点,让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才是核心目标。海坪街道办事处将医疗卫生服务升级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民生工程,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院主抓、村卫生室联动”的工作格局。在硬件提升与政策保障的双重发力下,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水城区海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静叶告诉记者:“五年来,我们紧跟全省乡村振兴健康守护工程步伐,一方面投入资金完成卫生室升级建设,规范功能区划分,药品、医疗设备配置更齐全;另一方面抓实医保兜底,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始终稳定在100%。”

政策落地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走进索玛社区,提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居民胡拾万的话语里满是赞许。曾经“小病扛、大病慌”的日子早已远去,如今家庭医生的贴心服务、齐全的药品供应和坚实的医保保障,让群众看病就医没了后顾之忧。
胡拾万说:“我们每户都签约了家庭医生,他们非常地尽职尽责,我家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有哪点不舒服,就算凌晨喊他们,都马上来给我们看病。社区、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也比以前好得多,药品齐全。我们交医保还有减免补助,我们的小病不用愁,大病也有保障。”
群众安心的背后,是乡村医生队伍的默默坚守。在海坪街道的各个社区卫生室,像邓余超这样的乡村医生还有不少,他们既是健康知识的宣传员,也是常见病的诊治员,更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布社区村寨,把专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水城区海坪街道卫生院索玛社区卫生室乡村医生邓余超坦言:“作为村、社区医生,能当乡亲们的‘健康靠山’,心里特别踏实。签约家庭医生后,我们常上门给老百姓检查身体、指导用药,把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不管是常见病诊治,还是需要转诊协调,我们都全程跟踪,就是想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又连续的医疗服务。”
为破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瓶颈,海坪街道卫生院积极借助医共体建设东风,主动对接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六盘水市中医医院的对口指导,从诊疗技术、科室管理到人才培养实现全方位提升。

田鹏表示:“通过医共体建设工作,在六盘水市中医医院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院的各项业务能力均有效提升,实现了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防融合,让辖区内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卫生院升级到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从医保兜底到家庭医生签约,从医共体联动到服务精准化,海坪街道用五年时间织密了一张覆盖全辖区的健康守护网。这张网,既守护着群众的身体健康,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梅
编辑 顾静玲
二审 邱洪兴
三审 汪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