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是贵州产好茶的先天条件。加上全省各地各部门对茶产业的大力扶持,贵州茶产业蓬勃发展,鲜翠欲滴的绿叶在茶树上生长得郁郁葱葱。有这样一群人,寒来暑往、不分昼夜奔走在贵州的茶山上,为茶树“治病”,为茶农“答疑”。他们就是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拥有多个重点领域创新科研平台团队,在宋宝安院士指导下,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多年来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防控技术:致力于做最干净和最生态的茶
在茶叶产业领域,实验室团队遵循做“最干净和最生态茶”的目标,围绕贵州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发展的战略需要和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开展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系统研究贵州茶区病虫害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以“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助”的绿色防控理念为指导,实验室团队开发集成了系列技术措施,在茶树害虫天敌保护与利用技术、以草抑草与生态调控应用技术、茶树免疫诱抗机制研究与应用技术、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以田间为教室:助力地方茶产业破解生产难题
实验室团队在纳雍、晴隆、石阡、湄潭等25个县(市、区)建设示范基地80余个,核心示范面积15万余亩,并组建茶产业专家团队和贵州大学“博士村长”队伍,深入贫困村镇,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和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的推广活动, 将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打通了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贵州大学茶产业专家团队编写了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了茶树病虫害简易识别手册、技术挂图、技术明白卡、技术培训光盘等资料,发放给茶企和茶农,线上线下进行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咨询,先后开展技术指导及现场调研850余人次,开展田间指导4830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15500余人次。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效果达到70%以上,核心示范区亩增产达20%以上,亩增收1450元以上,先后带动16个贫困县、47个贫困乡、260个贫困村、10多万户茶农脱贫增收。
科技走出大山:同世界交流贵州优秀技术经验
除了在省内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专家团队更是在全国进行茶树绿色防控技术交流,自2016以来,每年应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邀请,先后在云南普洱、四川乐山、福建安溪等开展技术讲座,指导全国各地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并将科技与技术输送冈比亚和埃及等“一带一路”国家,向世界传递来自贵州的优秀经验技术。
如今,“干净茶、放心茶、健康茶”已然成为贵州茶的代名词,这离不开专家们的坚守和努力。未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将继续致力于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建农民田间学校,为地方培养技术能手,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到43个茶叶生产县,为促进贵州茶产业提质增效,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