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决胜脱贫攻坚·贵州教育人物丨魏福伦:甜“蜜”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贵州教育发布
1600237020
积分商场

视频策划创作:罗莎、何华琳 

人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在遵义师范学院有这么一个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脱贫攻坚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初心。

他年逾五旬,衣着朴素,眼神淡定中透着一种坚毅;平时言语不多,但说到自己的学生、工作,说到如何指导农民兄弟养蜂栽菌脱贫致富,就会一反常态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同事们联系他从事的蜜蜂养殖及研究工作,送给他一个“魏蜂子”的雅号。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正高级实验师魏福伦,以对教学、科研和参与扶贫攻坚事业方面的孜孜探索与默默奉献,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多年来,他在学院的支持帮助下,亲自筹措资金、协调土地及其他资源,长期坚持蜜蜂养殖和食用菌栽培等技术的应用实践及相关研究,并借以指导乡村农民兄弟脱贫致富。

多年来,他自己养殖蜜蜂6000多桶,指导学生获得相关新型专利43项80多人次,并借以指导、帮扶遵义各地发展新型种养殖事业,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奔小康。仅2019年,就指导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正安县、桐梓县等地贫困户养蜂12000余桶,实现经济效益600余万元;指导播州区农民种植食用菌,实现经济效益700余万元。

 杏坛卅载乐耕耘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魏福伦热爱教育事业,致力教书育人。他主讲“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实践”“中学生物实验技术实践”“标本制作技术实践”等课程,时常钻研讲课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他严谨而不失幽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其授课内容和授课风格得到同学一致好评,多次获得学院“优质课”奖、“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等称号。

在课堂外,魏福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科研能力为己任,2008年便与学生一起创办了养蜂爱好者协会。该协会不仅为喜爱养蜂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研究的平台,也为其他蜜蜂养殖户提供了相关技术和知识指导,对遵义乡村的养蜂业发展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魏福伦的指导下,该社团大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3项80余人次。其中,申请成功“一种小胡蜂追踪飞标标志”专利,实现了学院学生获国家专利零的突破!

魏福伦还带领学生制作了老虎、梅花鹿等动物的标本。其中,老虎标本较为珍贵,学院标本陈列馆进行了收藏。

“魏老师知识渊博、教学严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对复杂难懂的知识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我们对他很敬佩,他是我们心中最和蔼可亲的老师。”在提到魏老师时,学生李浪浪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甘做养蜂酿蜜人

在日常教学外,魏福伦也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他长期从事蜜蜂养殖技术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发表了《浅谈黔北中蜂的科学饲养》《中蜂蜂粮生产初探》等论文。自主研发了“中蜂无础蜂巢”技术,增加蜂箱的使用空间,降低蜜蜂养殖的技术要求和劳动强度,有效减少巢虫危害,使可食用性蜂巢品质更佳、香味浓郁。

“目前我们与一家农村合作社合作,把专利赠送给了他们,作为精准扶贫。合作社的蜂群、蜂巢也成为我们学生的研究对象。”魏福伦介绍。

此外,魏福伦主持研发的“树上胡蜂巢摘取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所率教师团队研发的“蜜蜂群味物质消减液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对此,同事钱正敏深感敬佩:“魏老师勤恳敬业,对待科研工作认真负责,全年无休在实验室中做实验,他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地方研究科学技术人员,魏福伦心中始终牵挂着贵州地方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为了获得养殖蜜蜂的一手资料,他与学院多位老师一起组成考察组,多次到道真自治县洛龙镇、红花岗区新舟镇、仁怀市火石镇等地,在田间地头与镇村干部、蜜蜂养殖户交流。现场解决当地蜜蜂养殖户在蜜蜂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进行技术指导。在考察结束后,他认真总结问题并思考应对策略,形成材料后向养殖人员作辅导讲座。利用自己多年蜜蜂养殖的经验,到各个乡镇为当地蜜蜂养殖户做蜜蜂养殖培训。每次培训会前,他都会认真准备培训内容,在现场为大家作操作演示。

魏福伦还是遵义民革博士工作站成员、民革道真博士工作站副站长,以中共党员身份指导博士站服务“三农”工作。通过帮扶当地蜜蜂产业发展,帮助和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遵义一些重要的地方性经济产业养殖现状也得到改善。

为了酿蜜,不怕吃苦,魏福伦就如同他养的蜜蜂一样,为了老百姓尽早脱贫致富,心甘情愿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与心血。

服务社会践初心

魏福伦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在读大学期间,教过我的老师都非常优秀,在老师们的影响下,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选择留校就是为了在他们身边多学一些知识、多学一些本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己,更多地为国家、为党、为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魏福伦的初心是服务母校、奉献社会。细数人生没有几个30年,但魏福伦却把他人生中最宝贵的30年奉献给了教师这个岗位,全心全意,无怨无悔。

对于未来,魏福伦说:“信息时代,知识迅猛发展,我想在专业方面继续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在科研方面继续把蜜蜂养殖技术做深、做强、做好,钻研更多的业务,让更多的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对社会的贡献吧。”说着这些朴素话语的时候,魏福伦的眼神中又透出了那种坚毅。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魏福伦像蜜蜂一样不辞辛劳勤勉工作,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更多人的丰收,以教书育人、科研强校、服务社会助力脱贫攻坚的初心,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有所作为、不求名利,唱出了未必响亮动听但却感人至深的事业之歌。

编辑

李沁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