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深刻把握新时代视域下法与德共治的重要价值

撰文:张凝
1603087440
积分商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悠悠的岁月里汇聚了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古代造就无数的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还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而且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积聚,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我们更要深入把握和抓好法与德共治相融的各项工作,进而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一、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刻把握新时代视域下法与德共治的重要价值要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建设相贯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悠悠的岁月里汇聚了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古代造就无数的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还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而且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值得珍视的一笔古老的思想文化精神财富,至今都体现出重要的社会和时代价值。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能够深入人心,并不断地发展和升华。同时,我们又必须让古今的道德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为社会和国家提供更有力的精神营养,让我们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能得到更有力的传承和升华。近年来,各地涌现了一大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平民英雄,身边好人。他们的善行壮举激扬人心,温暖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刻把握新时代视域下法与德共治的重要价值要和法治思想深入结合。“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积聚,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着力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从邓小平时期重新确立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的基本方针,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九大在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直至今天正在进行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新思路与新方案的规划,中国稳步进入法治时代。在这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底蕴的东方大国,从人权入宪到劳教制度的废止,每一步前进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法治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与努力。虽然中国在商周时期就开始追求依法治国,但从来都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也始终坚持中华民族这个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这些都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警惕“法律万能”,也要防止“道德至上”,真正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实现法与德共治 法与德相融的工作理念。

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刻把握新时代视域下法与德共治的重要价值要和基层实际情况紧密联系。“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工作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法治工作是为民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法治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与紧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让基层群众能进一步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能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到明礼树德,礼德相长,进而能达到动员社会各界群众传播文明、崇尚模范、凝聚道德力量的重要作用。尤其基层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在工作中要坚持积极有为,积极作为的工作思想,杜绝碌碌无为的意识和状态,深刻认识法治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 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进而更有效的推动法治与德治工作深层次开展,整体推进法治与德治教育的普遍化、制度化、常态化。其次要积极进行普法教育,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发挥市民公约、院落条规等基层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培育人民群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使大家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全社会形成共治共享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最终为不断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进而在全社会积极实现法与德共治,法与德相融的良好文明生活氛围。

(作者系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

苏丹 王青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